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397篇
工业经济   67篇
计划管理   895篇
经济学   326篇
综合类   170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43篇
农业经济   79篇
经济概况   299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从微观角度看,虚假会计信息使投资者无法根据发行公司股票的真实价格做出投资决定,从而蒙受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加重投资者的不安全心理,使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失去对证券市场的信任感;还会造成强化投资者过度投机、纵容不正当竞争以及不利于证券市场监管的后果。从宏观角度来看,假如企业的会计信息是虚假的,那么国家对企业征收的税收收入则可能会被大量的偷漏和逃避,国家财政收入就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国家机器就不能正常的运转,国家有关部门得不到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就会在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经济监督等方面产生不可弥补的失误,给国家宏观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误导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助长不良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72.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从事土地及建筑物开发并销售,期望取得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体,房地产开发企业因其开发的产品——土地、房屋及建筑物具有开发周期长、价值大、产权转移复杂等特点,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一般企业在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方法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注册会计师在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审计时,除进行一般企业的审计程序外,还必须针对这些差异,采取一些特殊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73.
发票不仅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也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由于其地位特殊,有些不法分子不惜以身试法,制造、贩卖、使用假发票,偷漏国家税款,损害消费者权益.企业财务人员和消费者应善于识别假发票.  相似文献   
74.
7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我国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现实情况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仍然不令人满意,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和信息含量不足,即时间性和信息含量不符合要求;二是操纵利润,主要分为披露虚假报表虚增利润和虚减利润;三是重大事项隐瞒披露。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不规范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76.
任胜钢  李燚 《技术经济》2005,24(6):52-54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对造成我国当前资本市场中大量虚假会计信息存在的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了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产权制度的安排,委托代理关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要消除虚假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对深层次的制度安排进行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77.
孙静芹 《会计之友》2007,(12X):73-74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上内生性、基础性缺陷,使各类股东的利益标准趋于一致,但是也为大股东攫取中小股东利益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手段。全流通时代,大股东将作为新的投资者群体进入二级市场,利益将更多地与股价拴在一起。大股东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和资源优势,通过发布虚假信息、盈余管理、经营上短期行为等方法,进行业绩操纵,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侵蚀中小股东的权益。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关键在于公司治理和监管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78.
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广大股民望眼欲穿的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证券民事赔偿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一条缝。近几年来,我国股市“造假”欺诈股民之风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合法权益,挫伤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1998年,“红光事件”中的几十位股民向造假者讨说法,不料被法院裁定为“不予受理”。2001年,“银广厦事件”中的受害股民又拿起了法律武器,将“银广厦”告上法庭,但正当有关法院准备正式受理时,最高人民法院却向全国各级法院下  相似文献   
79.
建立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保障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尧明 《当代财经》2004,(8):102-106
上市公司等相关责任主体建立完善民事赔偿保障制度,是实现《1.9规定》预定目标的必要措施。该项民事赔偿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设立专项赔偿基金;企业高管人员的责任风险保障制度;券商专项赔偿基金;国家行政罚款、刑事罚款财政回拨制度。  相似文献   
80.
一、当前票据市场风险现状 1.虚假交易骗取承兑资金。 根据银行承兑汇票的有关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同时具备购销合同及增值税专用发票,银行才能受理承兑,但在实际交易中,银行审查商品交易是否真实的主要依据是购销合同,而企业可以通过相互串通签订虚假购销合同,以虚假的商品交易及虚假的增值税发票来银行申请承兑资金。有的商业银行在输贴现和转贴现时缺乏深入的调查而使虚假的资料成为输贴现和转贴现的依据,甚至以此向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近几年,虽然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对贴现和冉贴现业务组织多次检查,但是虚假交易骗取承兑金的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