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5篇
工业经济   35篇
计划管理   265篇
经济学   77篇
综合类   77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201篇
农业经济   25篇
经济概况   7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价值工程》2016,(13):231-233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对于应用型高校学生来说,对于内容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本文尝试以应用型高校"统计学基础"教学为例,依据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将统计学基础知识结合在一个个的项目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既掌握了枯燥难懂的统计学知识,又完成了一个个与其从事工作岗位很可能相关联的项目及任务。  相似文献   
22.
《品牌》2014,(10)
在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中导入项目化教学已经形成普遍共识,但在具体的导入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会遇到各种实际的问题,因此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将课程教学与项目实践相结合是产品设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与统计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进行调研,提出了高职统计学的教学重点应是资料分析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然后根据项目化教学模式重新构建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从而为课程的实用化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4.
根据民办高校AutoChD制图课程的培养目标,以洲学院为例,干问题,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并在课程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展开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实施项目化教学对于真正发挥该课程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项目化管理模式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企业达到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如何更好地应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管理项目化的作用、适用对象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各企业更好地实施项目化管理。  相似文献   
27.
《价值工程》2017,(23):220-222
基于"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实施"大赛重新整合《仓储管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以项目物动量ABC分类在excel表格中的实现为例在教学准备、项目实施、教学训练和评价反馈四方面阐述如何进行项目化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8.
论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团学活动现状的基础上以项目化管理理论为指导,对高职类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目前推行此种方式时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为推广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团学活动科学管理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9.
李长勇 《东北之窗》2014,(13):26-26
正日前,我认真研读了《人民日报》所载《面向未来的赶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一文。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当好"考生",如何通过"考试",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入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要牢固树立"赶考"意识。65年前,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进京赶考"的问题,65年后的今天,习近平同志再次提出"赶考"问题,两次"赶考",时间不同但意义同样重大。目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0.
本文系统分析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教学方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指出了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