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112篇
综合类   14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121篇
经济概况   11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61.
462.
463.
财政均等化指通过制度化方式保证各级政府有均衡的财政能力,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本文在对财政均等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泰尔指数二阶嵌套分解,对黄河流域地方财政均等化进行定量测度,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与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区域财政均等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均财政收支的差异趋于缩小。(2)转移支付对黄河流域区域财政均等化具有显著促进效应。(3)中游和下游地区财力差异是影响黄河流域区域财政非均等化的关键因素。(4)黄河流域区域财政均等化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格局总体稳定。(5)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财政自给能力对黄河流域区域财政均等化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从国家层面来看,黄河流域地方财政均等化的目标选择要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一致,可将均衡政府间标准财政收入与标准财政支出差异作为均等化的目标,纵向均等化与横向均等化兼顾,以纵向均等化作为实现横向均等化的有效方式。在制度设计上以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为主、专项转移支付方式为辅,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构建区域内地方政府均等化财力分配格局,完善中央和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财政...  相似文献   
464.
李晓丽  葛颜祥  李颖 《科学决策》2023,(10):181-192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是重要的制度创新,而补偿标准测算是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环节。首先客观评价黄河流域各省界断面的水质状况,判断各省区应该进行保护补偿或损害赔偿。然后,构建基于水质恢复成本的差异化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对黄河流域各省区的横向保护补偿金额和横向损害赔偿金额分别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黄河干流2019年整体水质状况较好,但仍存在横向生态补偿的必要性;通过综合测算,青海、甘肃、山东应该得到补偿;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河南应该进行赔偿。研究思路和对策建议对黄河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运行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65.
466.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是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而太原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群。本文以太原城市群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构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结果显示,太原城市群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总体较低。为了促进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山西省要加大生态建设投资,做好环境监测,开发新能源,推进资源重复利用,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  相似文献   
467.
构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导向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绩效审计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廓清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绩效审计价值和审计模式的基础,以PSR模型为依据,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审计多方互动视角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中心、三位一体”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绩效审计联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审计机关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绩效审计监督调查时,要坚持传统审计和大数据审计相结合,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绩效审计从数据化审计逐渐走向智慧审计。  相似文献   
468.
要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厘清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差距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黄河流域九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但多数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经济差距显著地阻碍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同时在不同高质量发展水平下,区域经济差距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从缩小黄河流域经济差距的角度,提出促进黄河流域一体化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水平, 减少环境污染等建议。  相似文献   
469.
<正>在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如何通过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提升当地文化影响力、促进旅游业发展,成为许多村落面临的转型难题。文章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曹村乡草庵村为例,以黄河流域耕读传家为文化脉络,沿袭原始聚落发展中的“师古性”“自然为师”的公共空间,在当地传统民居的基础上,以石头作为乡土IP,结合豫西传统村落中的村口空间、民居空间进行内生式更新设计。同时从精神寄托、顺应地貌、统一肌理、民居更新等方面深入研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创新策略,以期村落焕发生机,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黄河流域村落的发展建设提供经济远景。  相似文献   
470.
基于2005—2019年黄河流域51个城市样本,分析黄河流域城市韧性发展水平时空演进特点及驱动要素。结果发现,总体上,黄河流域城市韧性发展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呈稳步上升发展态势;黄河流域高、中等韧性城市数量逐步增加,低韧性城市数量逐步减少,同时,高韧性城市零散分布于黄河流域省会城市及下游经济发达地区,中等韧性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河套平原地区,较低韧性城市集中连片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低韧性城市多集中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黄河流域城市需要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差异化施策,加强人口趋势研判,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不断提升"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城市韧性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