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61篇
财政金融   736篇
工业经济   86篇
计划管理   387篇
经济学   883篇
综合类   524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76篇
贸易经济   631篇
农业经济   54篇
经济概况   5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6 毫秒
991.
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与中美贸易净出口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双方的统计结果均表明,中美双边的贸易顺差是巨大的。按照中方提供的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是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化对中美贸易净出口的变化没有统计上的影响;而按照美方提供的数据,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化对中美贸易净出口的变化有统计上的影响。然而,由于美方的数据夸大了中美之间实际上的净出口,因此美国的结论是不成立的。要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在人民币汇率上做文章是行不通的,只有找出引起中美贸易净出口扩大的真正原因,才能有效解决中美巨额贸易顺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关于中国金融系统"存差"的金融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金融系统"存差"的经济含义已经由传统金融体制下的货币回笼和银根紧缩转变为目前市场金融体制下的金融资产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存差在单个金融体系和整体金融体系中反映的分别是资金运用效率和资金投向渠道的转移,因此它具有不同的微观和宏观经济效应.另外,本文在认真分析存差总量和结构的基础上得出:存差并不表明资金在金融机构的闲置,相反具有不少积极作用.例如,存差是实施国债政策和收购外汇储备的主要资金来源,对抑制通货膨胀因素积累、减轻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压力有积极作用.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应该采取疏导的措施减少巨额存差所产生的一些负效应,发挥"存差"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993.
超额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外汇储备理论,一国外汇储备至少满足3-4个月的进口付汇和偿还全部短期外债的需要,而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远超过最优规模。过多的外汇储备不但意味着外汇资产利用的低效率,同时出会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加大汇率风险。因此,改变稳健的外汇储备政策为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减缓超额外汇储备压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94.
MODELING STOCHASTIC VOLATILITY: A REVIEW AND COMPARATIVE STUDY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995.
This paper analyzes a small open economy model under inflation targeting. It shows why such a monetary regime is vulnerable to speculative attacks that take place over a short period rather than instantaneously. The speed at which the regime collapses, and the extent of reserve losses, are increasing in the central bank's explicit or implicit commitment to intervene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ttacks are therefore ranked, from most to least severe, as follows: Exchange rate targeting, CPI inflation targeting, domestic nontradables inflation targeting, and money targeting. Under inflation targeting the size of the attack is increasing in the tradables consumption share.  相似文献   
996.
A classic argument for a fixed exchange rate is its promotion of trade.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is, however, is mixed. While one branch of research consistently shows a small negative effect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trade, another, more recent, branch presents evidence of a large positive impact of currency unions on trade. This paper helps resolve this disconnect. Our results, which use a new data-based classification of fixed exchange rate regimes, show a large, significant effect of a fixed exchange rate on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a base country and a country that pegs to it. These results suggest an economically relevant role for exchange rate regimes in trade determination sinc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world trade is conducted between countries with fixed exchange rates.  相似文献   
997.
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理论之争及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一在对“固定”与“浮动”、“两极”与“中间”两种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上的争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体系,汇率制度选择是一国具体情况的相机抉择,任何一种汇率制度都不可能适合于所有国家和一个国家的所有时期。  相似文献   
998.
中国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忆邵 《商业研究》2006,(11):209-2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之后,逐渐实现了从量的变化向质的飞跃,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转变。亿元商品交易市场的成交额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场总成交额的比重逐年上升,其在商品交易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显现,辐射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999.
木糖醇生产工艺的新突破——生物加氢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我国木糖醇工业的发展历程,木糖醇生产工艺的新突破-生物加氢技术,以及木糖醇在医药、食品、铸造、石油、塑料、油漆、烟草、皮革等工业中的应用,木糖醇应用中的工艺路线和木糖醇工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货币错配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错配的概念,指出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政策的灵活性等方面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货币金融危机;然后,根据戈德斯坦和特纳提出的货币错配衡量指标对中国的货币错配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错配,其风险表现为本币升值下净外汇资产净值的缩水;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