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467篇
工业经济   177篇
计划管理   600篇
经济学   3215篇
综合类   325篇
运输经济   34篇
旅游经济   118篇
贸易经济   552篇
农业经济   130篇
经济概况   5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21.
客户协同创新是开放网络环境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基于协同理论、关系嵌入理论及客户参与创新等理论基础,对客户协同创新要素进行理论分析。采用探索性案例分析法,归纳客户协同创新要素特征,包括由互惠利益、关系质量和持续意愿构成的协同关系嵌入,由程序化协调、人际关系协调构成的协调协作机制,以及由信息资源分享、协同任务分担构成的协同资源投入。以案例研究结论为基础,进行量表开发,选择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实证对象,验证客户协同创新维度构成,可为客户协同创新机理研究与应用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2.
庄毓敏  储青青  马勇 《金融研究》2020,478(4):11-30
本文通过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银行部门,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模型的理论分析表明,在均衡状态下,金融发展可以提高经济中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缓解信息不对称,有效降低了研发部门的外部融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推动经济实现更高速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相关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2)在工业化程度、外商投资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及政府支出水平较低、人才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3)企业研发创新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增长,且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揭示了“金融发展—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传导机理及其在中国的体现,从而为金融支持创新型经济增长的改革逻辑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和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3.
124.
The recent turn in research,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RTI) policy towards challenge-led strategies is posing new demands to Foresight methodology. RTI Foresight practitioners need to complement their well developed set of technology oriented methods with equally sophisticated approaches tackling societal aspects of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we aim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is requirement. Building on user innovation theory we argue that demand oriented RTI Foresight needs to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 voices and hypotheses from the fringes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develop a sound approach for this we set out from well established Foresight theory on “weak signals” and “cognitive biases”. Adopting a constructivist stance towards such signals leads us to the need to set up a socially robust, diverse discourse on “seeds of change hypotheses”. We then outline a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such a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cent Foresight process of the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MBF) in Germany. We describe and discuss the experience of this Foresight process and suggest avenu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approach.  相似文献   
125.
Retailers’ assortment rationalisation strategies have found an “ally” in the current global economic crisis. Indeed, retail boycotts of individual brands in economic recession contexts are not uncommon in the CPG industry. In fact, many of the consumers who began buying PLs during the economic recession are continuing their PL behaviour post-recession. So, what is the role of the economic climate in consumers’ reaction– in terms of store loyalty – to retailers’ NB delisting decisions? Is it so relevant?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consum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economic climate influences his/her reaction to retailers’ strategy of offering ‘PL-only’ assortments in the context of an economic slump (Spain) compared to a context of economic recovery (U.S.). To do so, we have designed a controlled online experiment for two large consumer panels in the Spanish and the U.S. market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onsumers’ acceptance of ‘PL-only’ assortments is a separate phenomenon rather than merely being a “consequenc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Nevertheless, in an economic recovery, such ‘PL-only’ assortments do not appear to be the best strategy.  相似文献   
126.
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破解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困境、提高创新效率,以及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途径。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演化动力学模型,构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框架和网络联结模式,利用竞争、互利共生和捕食关系演化模型,分析演化模型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条件。结果发现,创新生态位重叠程度决定了竞争激烈程度,系统演化均衡条件是主体间分工程度高,且嵌入适度。最后,从价值主体和机构主体两个方面〖JP〗提出推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进化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7.
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以生物学为隐喻,注重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能够放大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优势。在回顾创新生态圈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界定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内涵,明确创新生态圈要素构成;以企业聚集发展为逻辑起点,探讨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生态特征;基于生态学、创新理论等跨学科知识,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演进模型,探究其运行机制。研究认为,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具有开放式协同、动态自调节、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等生态特征,其运行机制由协同共生机制、风险识别与防控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环境匹配机制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128.
创客组织是实现组织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创客位于组织协同系统的核心层,创客入驻创客组织的创新状态决定了协同创新发展状态;创客组织位于组织协同系统的中间层,起组织协调作用,其发展稳定性影响着整个系统;协同组织位于外部层,其参与程度决定了整个系统的组织协同和协同创新吸引能力。基于波动系数计量模型,对240家创客组织的12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高校主导的创客组织衡量指标波动系数为标准,创客组织在整体上处于发展不稳定状态;分类别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的创客组织发展稳定性明显优于企业和个人主导的创客组织。研究结果可以为完善创新政策、促进创客组织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2003-2016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绿色全要素增长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和传导途径。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显著推动了绿色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推动“技术领导者转移效应”实现;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存在明显异质性,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中部地区、低等级城市和“成长期”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较大,高新区对协调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导途径表明,国家高新区以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效应、财政配置效应和对外开放效应促进绿色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0.
基于新技术与新知识的高技术服务业跨界融合是传统企业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研发和商业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运用熵指数测度全国各省区高技术服务业与资源型产业融合水平,并利用2014—2017年资源型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两大产业融合对资源型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现阶段高技术服务业和资源型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但发展态势良好,处于从失调走向协调的转变期;产业融合对资源型企业创新研发效率短期无显著影响,长期存在抑制作用,资源型企业技术能力刚性导致对新技术的排斥,且较大的产业间认知差距削弱了产业间良性互动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产业融合对创新转化效率呈先抑制、后促进效应,就长期而言,产业融合具有良好的创新转化推动力;资源型企业吸收能力分别在产业融合与滞后一期创新研发效率及滞后三期创新转化效率的关系中起正向、负向调节作用,表明资源型企业吸收能力构建尚不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