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7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9篇
财政金融   395篇
工业经济   210篇
计划管理   872篇
经济学   628篇
综合类   705篇
运输经济   28篇
旅游经济   33篇
贸易经济   529篇
农业经济   491篇
经济概况   6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Land conservation technologies used by farmers are kn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farm incomes and household welfare in the long run. For this reason substantial investments have been made in research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rop varieties to new practices of l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land rights among other factors on adop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actices. The study further tests for Boserup's hypothesis (cor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density, land conservation and property rights) using panel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farming households. The key findings of the paper are that property right regimes and population density affect both the decision to conserve land as well as the type of conservation practices used by farmers. The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and tenure security and population density, thus supporting Boserup's hypothesis. The findings call for pursuit of both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olicy measures that offer incentives for land conservation through government initiatives and participation of local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42.
关于我国财政政策导向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彬 《经济问题》2005,(5):70-72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积极财政政策也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性。因此应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导向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拟从我国近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分析出发,阐述了当前调整财政政策导向的必然性,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43.
李翔  林树 《财经研究》2007,33(7):113-123
财务会计通常被理解为对外报告会计。因管理会计服务于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与公司价值具有内在关联性,因而管理会计信息的对外披露与市场识别此类信息之间具有理论上的逻辑一致性。文章以管理会计信息的整体披露水平能否被市场有效识别为研究命题,对沪深股市年度报告中管理会计信息披露的市场识别程度及其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会计信息披露能够被市场投资者识别并使用,但此类信息的披露需要市场耗费一定的时间予以吸收;同时,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相比,管理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提高同等程度,更容易被市场识别。  相似文献   
44.
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质量认证与跟踪管理,其思想为解决我国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本文在分析我国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基础上,对我国实践食品安全供应链综合管理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进行食品安全供应链综合管理的框架,并对食品安全供应链综合管理中的信息集成与共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不同制度模式之间难以互通互联及其自身的缺陷,是制约进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重要制度性因素;性别、城市工作年限、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收入、所在城市等则是影响进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非制度性因素。从制度创新和强化执法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社会保障的新理念与中国农民扶持性社会保障体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使广大的中国农民直接暴露在现代市场经济风险下,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又使改革开放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保障体制无法运转,这样,中国广大农民成为了现代市场经济中最没有保障的弱势群体。因此,建立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重大。中国农民社会保障体制迟迟没有建立的原因有二:其一,传统社会保障理念仅考虑到其工具价值,忽视了其目的价值;其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导致他们在社会利益分割过程中没有谈判地位。从建立农民社会保障体制的双重价值出发,建立保障农民生存权和基本发展权的农民扶持性社会保障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温俊萍 《经济问题》2007,336(8):12-14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制度因素已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最大瓶颈.因此,拟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从制度结构和制度供求两个维度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阐释,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应对经济安全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8.
社会保障税的税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长刚  丁晓莉 《价值工程》2007,26(10):146-147
开征社会保障税势在必行。作为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的主要途径,社会保障税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社会保障税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劳动者和政府的利益。结合一些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税制基本框架作一些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9.
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萍 《经济与管理》2007,21(12):81-85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中存在着一定风险,为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需要完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建立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拨付机制、探索高效的基金运营管理体制,以及强化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50.
Definitions and progress of ecosystem health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Int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hum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predatory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have in- duced tremendous chang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territorial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increased, such as greenhouse effect, depletion of ozone, global warming, water scarcity, water pollution, acid rain, decrease of biodiversity, soil erosion desertification etc. These changes seriously intimidate the health and security of ecosystems, and d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