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518篇
  免费   602篇
  国内免费   763篇
财政金融   89542篇
工业经济   43984篇
计划管理   120902篇
经济学   74535篇
综合类   29524篇
运输经济   5701篇
旅游经济   1726篇
贸易经济   128871篇
农业经济   30482篇
经济概况   120288篇
信息产业经济   2554篇
邮电经济   3774篇
  2024年   439篇
  2023年   1791篇
  2022年   1448篇
  2021年   2436篇
  2020年   2455篇
  2019年   2629篇
  2018年   1194篇
  2017年   2769篇
  2016年   4175篇
  2015年   8178篇
  2014年   26187篇
  2013年   26365篇
  2012年   33411篇
  2011年   35742篇
  2010年   31887篇
  2009年   33463篇
  2008年   37213篇
  2007年   27814篇
  2006年   26199篇
  2005年   44062篇
  2004年   60652篇
  2003年   57695篇
  2002年   48025篇
  2001年   33405篇
  2000年   29320篇
  1999年   13139篇
  1998年   13548篇
  1997年   12250篇
  1996年   9166篇
  1995年   5998篇
  1994年   4233篇
  1993年   3322篇
  1992年   3125篇
  1991年   3420篇
  1990年   2525篇
  1989年   1941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武钢成长表现为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始,武钢走过了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10年。下面一串数据,浓缩了历史对比:1992年至2001年的10年间,在钢铁行业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武钢累计上缴利税198.05亿元,占武钢投产43年来上缴利税总额的57.64%,扣除资产重估增值部分,武钢的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260%,等于一个武钢变成了两个半武钢;钢产量由1992年的475.85万t增长到2001年的703.53万t,增长48.9%;职工人均收入由1992年的4883元增长到2001年的18797元,增长284.85%。创新发展的10年,成为武钢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发…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企业与市场》2003,(8):4-7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形势分析与顼测课题组在近日对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进行的年中分析中指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投资结构发生显变化。投资政策的主基调为适当控带,投资率的不断上升,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46.
147.
《新质量》2003,(11):46-46
  相似文献   
148.
村夫 《中国保险》2003,(12):16-18
80年代恢复国内保险以来,保险业的发展很快,全国保费年均增长30.8%,2002年达到44.7%.在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保险市场的违规违纪行为还普遍存在,违规的手法也在不断"更新",这不仅制约了保险业的稳步发展,而且严重损害了保险业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49.
排行榜     
《中国企业家》2003,(7):27-27
给你的海外员工多少薪酬 “世界上消费水平最高的前20个城市有一半在亚洲。”这是瑞士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最新公布的“2003年世界城市生活成本调查”所显示的。 美世公司中国区全球信息服务业务总监张世东解释:这个生活成本指数排名并不是针对普通居民,而是为特定服务对象作为其为海外人员设计薪酬体系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0.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3,(10):100-102
在“外来收购者”的“过渡性重组”之后,有国内外行业寡头参与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重组将很快到来在《中国企业家》2002年12月的封面故事中,科龙电器的新主人顾雏军被认为是”江湖气”浓重、对品牌不够忠贞的外来收购者。但无论怎样,顾雏军的收购总算是顺产业的脉络而下,而如今众多家电企业“新东家”则是彻头彻尾的“行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