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446篇
工业经济   281篇
计划管理   1540篇
经济学   924篇
综合类   824篇
运输经济   56篇
旅游经济   41篇
贸易经济   1197篇
农业经济   166篇
经济概况   1586篇
信息产业经济   33篇
邮电经济   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756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752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新世纪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于人的素质培养是一个重点课题.在外语教学中,更需强调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接受英语语言教育和训练,对语言和外国文化有深刻认识,并能理解不同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精神,能从审美的角度吸取文化精髓,从而达到从意识到个性等的整体完善和进步.  相似文献   
52.
黄帝在古代中国一直是被尊崇的对象,祭祀、封禅等崇黄活动绵延了数千年,作者认为一方面由于黄帝的历史传说适合作为统治者为其政权寻找合法性信仰的道具,另一方面是黄帝的特殊身份及其在历史中的塑变适应了政治和文化的双重需要。现代社会祭祀黄帝的活动还在一年年上演,这种祭祀已经成为一种对先祖的礼敬和对民族认同的渴求,黄帝文化精神的影响在现代仍巨大而深刻。  相似文献   
53.
一、引言 我国当代经济的很多实证研究都牵涉到资本存量,特别是关于经济增长、投资效率、构建生产函数,进行经济的中长期预测等都需要以其为依据.  相似文献   
54.
经济学的人文关怀--经济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经济学的发展本性,为经济学注入人关怀,是当代经济学的历史转向;利用经济学驱壳实现哲学为生民点道的作用,也正是哲学在当代所发生的历史转向。  相似文献   
55.
中国城市价值开始向人居回归。在江南名城苏州和无锡进行房地产策划的考察过程中,我们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城市价值的新取向。苏州和无锡的GDP一直处在全国城市前列,但现在这两个城市开始从GDP的炫耀转向城市价值。居住和人文价值的重新经营.成为这两个城市的新一轮竞争。  相似文献   
56.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最新公布的《2004年人文发展报告》统计,2004年世界人文发展指数为0.729,比上年的0.722提高了1%,其中中国的人文发展指数为0.745,比上年的0.721提高3.3%。中国人文发展指数增幅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3个百分点,居世界的位次由上年的第104位上升到第94位,这表明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提高。一、人文发展总指数比较  相似文献   
57.
田丰 《上海改革》1994,(4):21-23
1992年5月28日,上海金属交易所在上海市政府和原物资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经过了一番紧张、艰苦的准备终于鸣锣开业了。  相似文献   
58.
59.
《内蒙古财会》1992,(1):37-38
在我处党组的领导和重视下,在自治区财政科研所的关怀和业务指导以及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支持下,我盟1991年财政科研工作又有了新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0.
叶继革 《开放潮》2005,(8):36-37
按照全省新一轮发展的整体思路,三明市摆脱观念束缚,跳出三明谋划三明、发展三明,特别是注意发挥独特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产业基础、人文优势的潜能,明确了到2017年提前三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的发展战略,逐步把三明市建成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和生态旅游胜地,加快观念、战略、产业、市场、交通“五个对接”,实现思想解放、区域合作、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发展空间”五个突破”,形成三明对接、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的整体思路,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凸显特色、加快崛起,力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