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49篇
经济学   55篇
综合类   42篇
贸易经济   38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95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黔玉 《经济师》2004,(5):31-31,33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 ,在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显赫的地位。它所具有的群体意识和道德理想主义的特征长期以来被人们奉为圭臬 ,殊不知 ,群体意识却成为专制主义的温床 ,道德理想主义则阻碍中国向法治社会的迈进。因此 ,我们在强调儒学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思想价值的同时 ,必须注意它的一些思想原则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面向21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现代新儒学以“返本开新”为基本思想纲领。“返本”即要返回先秦乃至中华文明之源头的夏商周.追本溯源,寻求中华文明和儒学的真精神;“开新”即要在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基础上,立足中国本土,集中华夏文化圈全体华人的智慧,真正开出华夏文明的新形式。从这个角度上看,“追本开新”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我国周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在二次大战后充分汲取儒家文化的涵养.提出“儒家资本主义”这个所谓东方式现代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高,但文化建设却显得相对滞后。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因而我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并对其加以辨别遴选。该文拟对儒学天人观作简要疏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受到激烈冲击,但以儒学为核心的儒、释、道三教融合贯通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仍存在于大众生活中,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因此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仍应定位于此。  相似文献   
5.
朱光磊 《新智慧》2007,(11):10-12
会计伦理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所面对的道德准则。我国会计诚信的重建,需要深入探讨会计伦理的本质构成。当前我国会计伦理深受传统儒学理念和西方经济学理念的影响,而这两种理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这导致个体在行为方式上产生混乱。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完善会计伦理的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6.
新儒商思想作为一种商业思想并在现阶段条件下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的部分商业思想理论入手,结合儒学的有关发展史,对新儒商思想作一简单的论述。.长期以来儒学作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在政策上表现为重农抑商,然而这并不足以说明儒学在根本上是否认商业行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作为一种哲学能够有效地指导、规范我们目前的商业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7.
企业是树,文化是根。当前,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所认同,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所在,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致胜的法宝。因此,每个企业必须不断健全、完善、优化和创新企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引进现代管理经验,又要吸收古代优秀文化。以“仁”为核心的儒学思想,是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座富矿。其中的精华部分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仍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王利平 《经济管理》2003,(16):23-28
本文从两千年来在中国社会管理实际中起支配作用的逻辑和机理角度,梳理和概括了中华管理传统的基本特征,并对其得失功过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思潮的同时,我国企业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要加强对儒家文化的研究和思考,汲取“仁”、“德”、“和”、“义利”、“中庸”、“信”等儒家核心理念,进行多视角的阐释和多维度的运用,从而构建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商》2016,(15)
文翁化蜀在整个巴蜀的发展史和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文翁化蜀的一系列措施在巴蜀的发展史和教育史上都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文翁化蜀使蜀地在经济上得到一个质的发展,同时在学术上使“蜀学比与齐鲁”,但实际上还远未达到撼动整个巴蜀原有的学术基础或者是在全盘上取代原有巴蜀学术的地位。蜀地与中原的经济交流、儒学与巴蜀原有的学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融合、相互交叉的过程,并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