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38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238篇
财政金融   11360篇
工业经济   2920篇
计划管理   28759篇
经济学   19999篇
综合类   17320篇
运输经济   688篇
旅游经济   315篇
贸易经济   23578篇
农业经济   3415篇
经济概况   23120篇
信息产业经济   61篇
邮电经济   144篇
  2024年   392篇
  2023年   1449篇
  2022年   1134篇
  2021年   1491篇
  2020年   1485篇
  2019年   2017篇
  2018年   809篇
  2017年   2491篇
  2016年   3057篇
  2015年   4284篇
  2014年   10522篇
  2013年   9484篇
  2012年   9972篇
  2011年   11993篇
  2010年   12373篇
  2009年   10579篇
  2008年   9400篇
  2007年   7316篇
  2006年   5385篇
  2005年   5247篇
  2004年   3647篇
  2003年   3187篇
  2002年   2665篇
  2001年   2417篇
  2000年   2136篇
  1999年   1081篇
  1998年   947篇
  1997年   1045篇
  1996年   795篇
  1995年   493篇
  1994年   400篇
  1993年   340篇
  1992年   363篇
  1991年   390篇
  1990年   389篇
  1989年   250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多媒体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有许多弊端。多媒体有鲜明的图像和生动的画面,利用其作为手段对提高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体育课可以采用室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增进师生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123.
曲强  苗莉 《现代企业》2003,(5):43-44
管理理论关于晋升问题的一个传统假设是 :晋升基于绩效。也就是说 ,面对同一晋升机会 ,当存在多个候选对象时 ,谁最终得到晋升取决于各候选对象绩效水平的比较 ,绩效最优者最终得到晋升。这一假设不仅与大多数人对于晋升问题的认识相吻合 ,同时 ,在现实中也确实被许多组织采纳 ,作为其晋升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然而 ,如果一种理论或一项制度的前提假设存在问题的话 ,则整套理论和制度的科学性就是令人怀疑的。那么 ,“晋升基于绩效”这一传统假设的有效性如何呢 ?“晋升基于绩效”假设的有效性检验检验某一命题是否有效 ,至少有两条途径 :一…  相似文献   
124.
125.
吴水澎 《财会通讯》2004,(8):F003-F003
科学研究是对高校教师职业要求之一,但自己的研究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喜欢提出一些与别人不同看法的问题:文字表达能力没有受过严格训练,更谈不上文采,但对写东西有点兴趣.记得在云霄中学念高中二年级时,适应“大跃进”的要求.我向县里的一张小报投了一篇稿子,报道班上一位同学自己装配收音机的消息,结果被刊登出来了,还得到2角钱的稿费.这比现在中了,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对新疆、青海、西藏、甘肃等四省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以及对增长极理论在远西地区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7.
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但这种继承是批判的继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的新发展,决不是回复到儒家"德治"的老路上,也决不是要让儒家泛道德主义思想四处张扬。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一、立论基础不同中国哲学史上提出的法治与德治,究其根底,是与人生本质相联系的。孔子讲人性是相似的。孟子继承孔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即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本性。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但由于一些人被物欲所蔽,丧失了善性,这就需要不断修身养性。"求其放心",即可恢复善性,这就是传统德治理论的人性论根据,这一理论依据显然是不科学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  相似文献   
128.
张五常多次在他的文章和演讲中。通过谩骂和歪曲来否定马克思理论。本文通过举例和分析来说明。张五常对马克思理论的否定是建立在他根本不懂马克思理论和他不合理的评判标准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29.
130.
黄一义 《新财经》2004,(7):14-23
本文由黄一义先生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拉让尼克和公司治理研究新锐玛丽·奥苏利文的研究编写而成。他们对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历史研究,并根据经济学,特别是企业理论的新进展提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公司治理原理;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对流行的公司治理理念颇有颠覆作用,对深受这些观点影响的中国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亦有振聋发聩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