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9篇
工业经济   22篇
计划管理   66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1篇
农业经济   18篇
经济概况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正泰宁村位于江苏省海安县城南郊,15个村民小组,1219户,农业人口4660人。2005年11月在全县率先成立了股份合作社,真正实现了集体家底价值化、村民身份明确化、农民利益股份化、合作运行制度化、多方关系和谐化的"五化"目标。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万元,股份合作社净收益达780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小康村"、"全国文明村"。  相似文献   
12.
日前,笔者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为什么你的基金不赚钱》,有段话如下:“据测算,自2001年9月第一只开放式基金设立算起,到2010年6月底,基民对偏股基金净投入本金约1.28万亿元,但扣除手续费后到手的净收益却只有317亿元,累计收益仅为2.5%。  相似文献   
13.
王宝明 《财会月刊》2012,(12):32-34
【摘要】处理烂尾楼的基本方式是出售工程项目或转让公司股权,由于税收的影响,不同处置方式下买卖双方的股东收益和现金流不同,为双方的选择提供了不同可能。  相似文献   
14.
王煜姣 《发展》2010,(10):102-103
本文将考研看作一项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在假定相关收益可以量化的情况下,计算出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或考研终身所能创造的价值及其折现值,并运用净现值法对考研这项投资的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省应届毕业生考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     
《广告大观》2010,(3):20-20
-15.3%——宏盟集团2月10日宣布其第四季度财报。集团2009年第四季度的净收益降低15.3%,从去年同期的2.71亿美元降至2.296亿美元;集团全球收入降低3.1%,从去年同期的33.713亿美元降至32.65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李钊 《上海会计》1994,(8):13-15
试探企业有关资本的理论问题李钊江苏省江都县五交化公司一、企业资本的来源企业通常是指资本和劳动者的结合体,是生产经营的基本单元。”它是属于投资者的,也就是说,谁投资生成企业,谁就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国有企业的投资者是国家,国家就拥有对该企业的所有权。企业...  相似文献   
17.
对有收益的房地产进行评估,特别是在市场交易案例难以收集或交易案例较少时,收益法往往是估价师选择的首选方法。《房地产估价规范》(GB/T50291-1999)规定,“估价中采用的潜在毛收入、有效毛收入、运营费用或净收益,除有租约限制的之外,都应采用正常客观的数据。有租约限制的,租约期内的租金宜采用租约所确定的租金,租约期外的租金应采用正常客观的租金。”其实,《房地产估价规范》规定的采用租约确定的租金是不恰当的。具体估价时,房地产的租金应采用租约租金还是客观租金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及结合具体的估价对象来确定。下面,我们以有租约的房地产抵押和抵押房地产处置为目的的估价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获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是评价其取得正常收益的稳定性和成长性。不能盲目相信一个公司所公布的总收益和每股收益额财务报表,为了评价公司绩效,还需要进行收益质量评价,因为收益质量是企业获利能力评价的尺子。  相似文献   
19.
20.
同样是工资薪金形式的激励,不同的支付方式可能带来不同的效果。下面笔者从纳税的角度来分析不同的薪酬激励方式对经营者净收益的影响。例:甲公司在2006年度支付给经营者的工薪为900000元。应采取何种薪酬支付方式对于经营者来说净收益最大呢?公司提出了以下四种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