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89篇
  免费   1093篇
  国内免费   501篇
财政金融   10301篇
工业经济   2728篇
计划管理   11350篇
经济学   17125篇
综合类   5998篇
运输经济   600篇
旅游经济   201篇
贸易经济   15349篇
农业经济   3902篇
经济概况   1546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87篇
邮电经济   173篇
  2024年   574篇
  2023年   1945篇
  2022年   1398篇
  2021年   2200篇
  2020年   1997篇
  2019年   2285篇
  2018年   779篇
  2017年   1681篇
  2016年   2025篇
  2015年   2986篇
  2014年   5655篇
  2013年   4513篇
  2012年   5545篇
  2011年   6041篇
  2010年   5675篇
  2009年   5722篇
  2008年   6330篇
  2007年   5232篇
  2006年   3952篇
  2005年   3795篇
  2004年   3235篇
  2003年   2855篇
  2002年   1628篇
  2001年   1282篇
  2000年   1111篇
  1999年   482篇
  1998年   378篇
  1997年   366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00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提出行业性风险暴发的"腐蚀效应"理论,即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行业风险暴发过程:行业中各个企业的倒闭是沿着企业的资质链从低到高的顺序发生的.该过程的存在得到了数据回归证实.对于科技金融等新兴行业,警惕和积极防范腐蚀效应,对防范行业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客户信任高度依赖的新兴行业,如金融科技等,最容易出现腐蚀效应.因此,在一度高速膨胀的网络贷款领域出现腐蚀效应具有一定必然性."腐蚀效应"的存在也否定了当前把网络贷款行业大面积爆雷的原因归咎于其开展"增信服务"的普遍观点,真正引发风险的原因是网络贷款行业中的企业资质参差不齐和无序竞争造成的无谓成本的大幅增加.从政府对行业的管理视角来看,在促进行业发展时不忘记防范风险十分重要.这在实质上是对制度-制度接口的设计问题.因此应当以制度设计理论来指导防范风险政策的制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23.
胥朝阳  李怡楠  赵晓阳  李子妍 《财会通讯》2021,(12):111-117,122
作为国家经济的主导力量,政府鼓励中央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剥离重组、混改重组等多种手段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主业做大做强.文章以央企子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运用财务指标法与事件研究法分析连续性资产剥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食品通过连续四次资产剥离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改善了财务绩效,为市场投资者带来了短期超额收益,总体实现了战略聚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4.
在对客户依赖、企业信用质量和信贷融资三者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探究了客户依赖通过影响企业信用质量进而影响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中介路径.基于我国中小制造企业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客户依赖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质量,使其长期信贷和融资结构得到改善,但对短期融资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客户依赖提升了消费品制造企业信用质量,对其信贷融资有促进作用,但降低了工业品制造企业信用质量,对其信贷融资可能产生阻碍.客户依赖对低商业信用授予水平以及国有中小企业信用质量提升幅度较大,因此对这两类企业信贷融资的促进作用可能更显著.  相似文献   
25.
产业集聚和市场集中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考察了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大经济圈制造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由于两大区域体制机制条件、创新环境、产业组织形态等不同,制造业产业集聚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程度、特征与路径也存在一定差别。两大经济圈应采取差异化集群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制造业集群升级,特别是应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将冀北地区的发展确定为承担生态保障与水源涵养功能,文章基于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特征,研究了该生态涵养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该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影响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模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政策因素四大类37个影响因素,借助于统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归纳为5个公因子,利用SPSS软件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各个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将四大类通过因子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模拟,拟合优度较高,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影响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论]依据定性分析假设与计量模拟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的推进、适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加大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实施资源节约型生产创新模式以及健全和完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27.
结合2003-2014年统计数据,本文在引力方程的基础之上引入交通变量,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方法以及通过测算四川省相邻省份的边界效应,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四川省淡化行政区划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交通基础设施越发达,则贸易的边界效应越低;(2)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四川及相邻省份间的区域贸易产生了积极的正向影响。从而对淡化行政区划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8.
29.
根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间序列,中国学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可以归纳和总结为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以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将构成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30.
改革开放以来,从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到扩大内陆沿边开放,中国在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进程中,区域开放战略正朝着更加协调的方向稳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中国的区域开放平台更加多元,区域开放内容更加丰富,区域开放成效更加凸显,广大内陆沿边地区已经站在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潮头,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