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37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自然》杂志(生物技术版)日前发表题为《中国生物制药产业集群》的编辑部文章,高度评价高速发展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和华南理工大学创办的创新医药"前孵化器"。文章指出,在中国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政策驱动下,2012年中国生物制药产业高速发展,并在京津、上海、苏杭、成都、重庆和广东形成了规模化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国家主导的医疗改革和政府直接对生物新药物研究的投资促进生物制药产业蓬勃发展,形成巨大市场,吸引了境外和民间大量投资。2012年,涉及生  相似文献   
22.
华南农业大学公管学院社会学系向安强教授等著的《中国农村社会的世纪选择——从科教兴村到新农村建设》已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着重探讨"科教兴村"战略,围绕"科技"与"教育",重点阐述如何振兴农村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学术界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科技"与"教育"两大系统的著作。  相似文献   
23.
据预测,到2050年,石油将淡出世界一次能源,煤化工、生物质化工的兴起,对炼油和石化工业既是挑战,更是发挥在工艺、设备、能量系统优化技术、控制、管理、运营等优势的机遇。顺应环境、资源、气候变化的要求,应该如何拓展时间和空间的视野?炼油化工产业走向如何?目前应该开始着手研发哪些重大课题来应对未来的挑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首席科学家、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华贲教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24.
刘恒涛 《创业家》2009,(12):100-103
十年前,27岁的他将爱多做到了27个亿,如今,40岁的他再次创业,很多人猜测,他会成为下一个史玉柱  相似文献   
25.
齐文忠 《金卡工程》2005,9(6):20-22
世界著名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家MichaelGoulde先生指出:“开源的迅速发展是全球性的现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间件研究中心和国际开源中间件联盟的协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这个协议将有助于拓展国家开源中间件联盟开发社团的资源。”  相似文献   
26.
2008年7月17-19日,“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在湛江市召开,会议由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主办,广东海洋大学承办,湛江市农业局协办。中国农村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张德扬主持了开幕式,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朱坚真介绍海洋大学情况并作专题报告,湛江市副市长伍杰忠代表市政府致欢迎词。来自广东省农业厅、财政厅、卫生厅、省社科院、省农业科学院、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7.
6月18日,在TCL新品牌战略大会上,李东生与《中国新时代》记者聊起了当年的高考。因为30年前,他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正是那一次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  相似文献   
28.
“谁请专家,专家就替谁说话。”11月11日,广州市人大调研组前往市交委调研依法行政工作。在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葛洪义谈及LPG清洁能源时直言,专家论证的口碑现在是越来越不好了,政府在专家论证方面应该有约束性的文件,在制度上保证这项决策的民主化。(《南方日报》11月13日)  相似文献   
29.
《物流科技》2011,(5):F0003-F0003
周永务博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性系统分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邀常务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管理学会生产与运作管理分会委员、中国运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相似文献   
30.
张琳楠 《潮商》2013,(5):60-61
人物简介:李海洲,1964年出生于潮州市,1980年,从潮安一中(现潮州金山中学)毕业后,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修读至硕士学位。1987年,被华南理工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录取,攻读博士学位,致力于语音识别领域的研究。1990年,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语音识别的研究并开始涉猎声纹识别。现定居新加坡,任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