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1014篇
工业经济   367篇
计划管理   1280篇
经济学   1599篇
综合类   519篇
运输经济   127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1192篇
农业经济   668篇
经济概况   218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1篇
邮电经济   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695篇
  2010年   691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833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758篇
  2005年   743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市场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走科学发展之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资本市场不能见物不见人,要以人为本;资本市场要以人为本,投资者关系管理值得推广。资本市场不能玩“富人游戏”,要增进社会福利;切实保证资本市场制度的公开、透明,市场行为的公平、规范,才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推进社会整体福利的增长。资本市场不是孤立的市场,是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要与各类市场协调发展。资本市场不能单打一,要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也将产生巨大促进作用。自2005年12月31日发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各地及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极大热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效果如何?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常德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道路建设进行了一些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93.
邓小平统筹区域经济理论以效率、公平和宏观调控三原则统筹中国国内各子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大陆区域和中国大陆区域以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个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为:其一。我国现阶段必须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其二,效率、公平和宏观调控三原则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的基本模式,分析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确定如何规范政治行为,从而正确相导产业经济部门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房地产业政策内容建设。  相似文献   
95.
风险投资、中小企业板与中小企业成长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企业板的设立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渠道,而且为风险投资提供了退出的最佳路径。风险投资、中小企业板和中小企业成长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与证券市场协调发展。采用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来阐述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且重点介绍了风险投资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微观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6.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问题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颁发,标志着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制度已经确立。企业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七年的运行,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截至2004年,全国已有1.5亿人(含3800万离退休人员)纳入统一制度的  相似文献   
97.
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生态省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省是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形式。生态省建设,必须以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建设发达的经济、良好的生态和明的社会为基本内容的生态经济建设工作。属于我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地区体系的宏观建设层次。  相似文献   
98.
本文在介绍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战略的所属类型及其政策效应,指出必须从发展战略和结构调整的高度,注重改善我国收入分配关系,以实现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9.
要缩小山东省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顺应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要促进山东省东西部地区非均衡协调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在东西部地区之间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优化生产力布局;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东西结合”;外力推动与启动内力相结合,培植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0.
协调好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关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之义。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协同机制,是从区域空间布局和区域产业结构两个层面展开的。文章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战略,对产业全球化资源配置活动进行了分析,把区域空间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跨国调整贯通起来,刻画了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协同的内在机理。从区域协同机制来看,要建设基础条件好的开发区、自贸区、经济带,作为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东、中、西部地区应配合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有意识地进行梯度开放。从产业协同机制来看,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应分别采取资源占优型协同合作机制、成本占优型协同合作机制、要素融合型协同合作机制、创新引领型协同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