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财政金融   1601篇
工业经济   773篇
计划管理   4760篇
经济学   2073篇
综合类   2147篇
运输经济   168篇
旅游经济   48篇
贸易经济   4124篇
农业经济   651篇
经济概况   24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9篇
邮电经济   57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876篇
  2014年   1657篇
  2013年   1341篇
  2012年   1346篇
  2011年   1436篇
  2010年   1105篇
  2009年   979篇
  2008年   987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713篇
  2003年   773篇
  2002年   982篇
  2001年   579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当代民航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职业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工匠精神的生动彰显,是实现民航强国梦的动力支撑,是培养民航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指针。基于对民航精神的理论诠释,探析新时代民航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对培养建设民航强国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发展,社会各行业急需大批电子商务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强调理论知识教育及职能技能的培养,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对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地推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8,(14):188-190
工程管理专业在我国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为了了解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研究情况,本文选取2012-2017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的74篇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四点想法,希望能以此来助力工程管理专业未来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旅游人才特别是新型旅游人才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东旅游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党的十八大之后,如同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样,随着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到来和旅游业态的改变,山东旅游业也进人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从旅游的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对于高校毕业生中特殊弱势群体——贫困毕业生而言,就业情况更是十分严峻。对此,社会各界应该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共赢模式,强化政府,企业,高校和贫困大学生四方建设,实现贫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金融学毕业生人数逐步飙升,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竞争意识增强,用人单位对金融专业毕业生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结合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办学特点,就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途径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革新,培养更加具有竞争优势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并提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高校正处于综合性的创新与改革的浪潮之中,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亟待完善。本文对高等院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若干内容做了研究与分析,希望在高校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改革中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正在向智能化开采、无人化开采方向发展,煤矿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遇到了教材与现场偏差较大、专业方向单一,综合能力不足、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不适应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注重课程设置的调整、增加开放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技术的使用、前沿科技的学习等四种手段。有效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对新形势下的煤矿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