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7篇
  免费   40篇
财政金融   96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316篇
经济学   157篇
综合类   98篇
贸易经济   132篇
农业经济   618篇
经济概况   27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城镇化的“三区”联动机制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作为老工业城市,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始终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探索,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推动农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统筹联动发展,是天津市委、市政府在农村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壮大区县经济实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天津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以宅基地闲置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对当前宅基地闲置相关的原因、规律及宅基地整理驱动力、整理潜力、治理模式研究进行总结,认为应开展农户微观视角以及闲置宅基地退出的经济驱动力研究,特别要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宅基地治理研究.  相似文献   
53.
研究目的:探寻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规模逐渐下降,农村居民点总规模却呈现扩张态势的原因。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规模及数量、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人口变动、人均农地变动等对农村居民点规模有显著影响;农民土地产权观、宅基地制度不完善是导致一户多宅、土地闲置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在科学规划引导下,通过建立退出补偿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开发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宅基地合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4.
农村居民对产性收入增加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显著不足.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确认土地房屋产权,实施"宅基地换房",土地信托入股,交易地权房产,参与金融市场等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  相似文献   
55.
56.
近年来,在房价高居不下的背景下,小产权房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小产权房问题本质上反映了国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不平等.集体土地征用中的利益分配不合理是小产权房的原动力.小产权房的失控归咎于相关法律、政策的模糊、矛盾与不合理.要使小产权房合法化,必须改革现行的法律、法规,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特别是建立和完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57.
目前,广大农村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宅基地闲置的状况。这些宅基地闲置少则两三年,多的已闲置二三十年。形成原因:一是宅基地的使用者由于在外工作或经商,大部分定居外地,长期不归;二是宅基地使用者已经亡故,且身边又无子女继续使用;三是少数村干部或农户超规划、多占宅基地,废弃老宅基,在村边耕地上建占新宅基。  相似文献   
58.
现在农村建房还是缺乏科学规划,农户建房还是以自己的宅基地或旧屋基为建筑范围为主,地基限制了统一规划的瓶颈,农户之间无法调整,造成现在农村建房散乱无章的现象。所以就出现了农户高楼大院,村内路窄车难进的落后现象。浙江省龙游县塔石镇西何村有100多户农户,但该村拥有各式机动车就达50多辆,靠村边或路边的农户可把车子开进自己的院子里停放,  相似文献   
59.
近些年来,一走到农村去,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农村新房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一派生机勃勃;另一方面是"空心村"随处可见,脏乱差旧现象突出,一派死气沉沉;一方面是可用于建新房的宅基地后备资源紧缺,一些农民被迫开山打地基,个别农民甚至铤而走险,违法占用耕地作宅基地;另一方面是村内空闲地、废弃地、未利用的老宅基地愈来愈多,白白浪费。这与建设秀美、富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相差甚远,也与当前的土地管理政策相悖。如何让农村宅基地再次焕发活力?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好土地资源,在管理农村土地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0.
A村是地处广州市近郊一个正在向城镇化推进的村庄。该村平均每户有一处宅基地,少数有两处以上。该村宅基地管理相对严格,但也有在未报批的情况下新建或加建的违规建设情况。建议应完善宅基地相关管理,规范审批报批程序,促进广州市的近郊农村向城镇化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