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35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31篇
经济学   114篇
综合类   42篇
贸易经济   98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9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FDI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促进了FDI流入;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证明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512.
利率、汇率是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调节工具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两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协调。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利率政策或汇率政策,而且取决于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效应。加强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是实现我国内外经济均衡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分析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的M-F-D模型,然后建立计量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美实际利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分析我国偏离M-F-D的现实和原因,最后提出增强人民币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实现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13.
从巴萨效应看人民币升值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其实际汇率应该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就是国际经济学中著名的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简称巴萨效应)。简单将一国经济体分成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由于前者生产率的提高往往快于后者,所以非贸易  相似文献   
514.
根据测算,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处于基本合理的水平,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低估约4%。随着我国经济率先反弹,人民币汇率又面临新一轮升值压力。汲取上一轮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的经验,我国应该提前行动,构建一套合理机制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15.
本文根据2004—2007年间我国按HS分类的19个行业的相关月度数据,算出人民币的行业出口实际汇率和行业进口实际汇率指数,发现行业实际汇率指数比一般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更能反映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真实状况。另外,在这段时期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出口退税率调低和加工贸易政策收紧等调控措施下,不同行业的出口实际汇率和进口实际汇率存在差异较大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16.
谢杰 《新金融》2010,(6):27-32
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部分是由于认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应当与实际汇率升值相联系.这与"巴拉萨萨谬尔森假说"相关联,它认为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引起非贸易部门的价格上涨.但人民币实际汇率没有显示出长期升值的趋势.本研究首先扩展"巴拉萨·萨谬尔森假说",并引入扩展的1-2-3(CGE)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在于: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压低了中国的实际汇率,从而没有观察到"巴拉萨·萨谬尔森假说";如果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服务业部门,即非贸易品部门,实际汇率也将面临向下的压力.  相似文献   
517.
从供给角度运用Balassa-Samuelson模型对Elbadawi模型作了改进,引入了生产率因素,解决了人均吸收率的内生决定机制问题;并运用BEER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汇率的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均衡实际汇率的走势明显分为两个阶段,以1995年为界,前段主要呈现出贬值趋势,后一段呈现出升值趋势,但趋势并不明显;同时汇率的高估主要表现在1980年第2季度至1985年第1季度,而低估则主要出现在1986年第2季度至1995年第1季度;且当前的汇率失调程度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518.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土地财政政策对外部实际汇率的影响,客观分析土地财政对实际汇率影响的传导路径,反思土地财政对实际汇率的政策意义.研究方法:中介效应分析,静态及动态面板模型.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会导致省际实际汇率贬值,土地财政通过要素市场扭曲收益效应与房价效应两条中介渠道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即土地财政通过促进要素扭曲收益提升与房价收入比提升的传导机制导致外部实际汇率贬值.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避免工业企业利用政策优势落入价格竞争陷阱,同时扭转房地产行业的畸形状态.  相似文献   
519.
孙光慧 《经济管理》2006,(11):88-93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和协整方法验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转轨国家的情形,测量了19个转轨国家和中国实际汇率升值与其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相关性,也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这些国家实际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基本的结论是;转轨国家实际汇率的运动基本上都经历了贬值-升值-稳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5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