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818篇
  免费   1000篇
  国内免费   377篇
财政金融   44458篇
工业经济   7226篇
计划管理   77489篇
经济学   28700篇
综合类   12933篇
运输经济   1693篇
旅游经济   97篇
贸易经济   33020篇
农业经济   12617篇
经济概况   2638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13篇
邮电经济   469篇
  2024年   632篇
  2023年   2059篇
  2022年   1397篇
  2021年   2703篇
  2020年   2709篇
  2019年   3000篇
  2018年   1169篇
  2017年   2987篇
  2016年   3525篇
  2015年   5792篇
  2014年   13436篇
  2013年   11966篇
  2012年   14388篇
  2011年   16048篇
  2010年   14589篇
  2009年   15229篇
  2008年   16971篇
  2007年   14109篇
  2006年   13043篇
  2005年   13540篇
  2004年   13908篇
  2003年   16646篇
  2002年   13458篇
  2001年   10606篇
  2000年   8418篇
  1999年   2409篇
  1998年   2034篇
  1997年   1733篇
  1996年   1642篇
  1995年   1649篇
  1994年   1309篇
  1993年   393篇
  1992年   420篇
  1991年   516篇
  1990年   338篇
  1989年   288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随着云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云审计在现代商业企业的内部审计中无可避免地和传统审计开始交锋。本文结合云审计的基本概念,剖析云审计对于采购环节、销售环节、日常资产管理的内部审计方面的影响,探讨在现代商业企业拓展云审计的应用措施,为促进商业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提供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郑石桥 《会计之友》2021,(10):155-160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准则是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建构的核心内容,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中的审计准则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准则的理论框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准则适用范围是各类审计主体,它与民间审计组织制定的财务审计准则的核心技术趋同;政府审计机关和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对政府部门这种审计客体都具有审计管辖权,审计准则制定权要以审计管辖权为基础,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准则应该由最高审计机关来制定;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准则目标模式应该是以审计质量观为主、兼顾审计责任观,框架模式应该选择单一模式,导向模式应该选择规则导向模式,结构模式应该选择业务类型模式;审计准则制定过程包括选定项目、拟定初稿、征求意见、修改定稿和准则发布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115.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路漫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6.
创建宏观经济审计学的新学科是审计学研究之当务之急。本文主要观点:宏观经济审计是一项新工作新领域,而宏观经济审计学则是一门新学科新学问。该文从催生宏观经济审计学新学科的条件分析入手,进而论述学科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重点阐述审计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7.
118.
村夫 《中国保险》2003,(12):16-18
80年代恢复国内保险以来,保险业的发展很快,全国保费年均增长30.8%,2002年达到44.7%.在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保险市场的违规违纪行为还普遍存在,违规的手法也在不断"更新",这不仅制约了保险业的稳步发展,而且严重损害了保险业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19.
声音     
《中国企业家》2003,(8):22-22
审计(部门)就是国家财产和纳税人的看门狗。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语录 我是彻底忘本的农民。种粮食吃的叫农民,不种粮食了,搞工业了、商业了,这不是农民了。我不怕忘本。我保留的是农民的本色,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20.
众所周知,假如一个企业人心涣散,其发展必不长久。何志毅总裁在《金科玉律》刊首语中曾指出:企业盛衰转换,根本在于文化!而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我认为就是增强员工凝聚力。那么,如何增强员工凝聚力呢?我试图从收入、工作满意度、亲和力、员工保障心理、个人发展和人事考核等六个方面分别阐述,结合这两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谈谈我个人看法。一、收入人是经济性动物。因而,在人才流动过程中,经济因素必将占有很大比重。收入的多少,不仅仅可以体现为物化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个人价值某种程度上的肯定,从而实现员工自我满足感。但是,纯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