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30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玉璋 《商场现代化》2006,65(36):391-392
本文从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出发,介绍了经济数学化的历程、讨论了经济数学模型建立的方法及要点,重点分析了数学经济化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这对在研究经济学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2.
微时代     
《金融博览》2012,(11):80
@于建嵘:莫言获诺奖,网上有三种声音:抄过"讲话",政府曾经对诺奖的态度,比其水平高的还有。莫言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我的态度:祝贺,还是祝贺。@丁志杰(对外经贸大学):赞同经济学沿着科学道路的数学化,但经济学诺奖屡屡颁给经济领域的数学工作者是需要经济学界反思的。Roth得诺奖表明做阳春白雪的纯  相似文献   
43.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被加以应用,智能建筑就是建筑行业将自身与科学技术进行整合的有效产物。智能建筑因其强大的先进性、快捷性、便利性与安全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4.
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开设伊始,“数学化”便是其评奖的硬条件、显规则。而“数学化”的不足或缺陷,乃是中国经济学家的软肋。因此,推进经济学“数学化”的步伐,无论从经济学研究本身的科学性角度讲,还是从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角度看,乃是中国经济学家不可偏废的必修功课。  相似文献   
45.
论述了数学的确定性、简单性、深刻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高度评价了数学促进人类思想解放、使人类摆脱宗教迷信、不断创新的历史功绩,把数学提到文化兴亡、民族盛衰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46.
<正>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四化建设的需要,经济数学模型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数量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现在,公然反对在经济学中运用数学方法的人已不多见。但是,对经济学能否数学化,看法则不尽相同。一些人把数学的功能局限在计量方面,误认为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只是为了对所研究的对象作数量分析,以加强定量研究,因而数学方法不过是一种辅助工具。这里,数学与经济学之间被看作一种外在的、机械的联系,数学不可能对经济学进行质的分析,也不可能在经济理论的变革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7.
经济学数学化可以理解为对经济思想加以形式化的一种特定方式,其优点在于叙述和逻辑上的严谨和内洽,但其固有的缺陷则是导致某些思想内容的丧失。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的实质在于导致经济理论的脱思想化。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数学化乃至脱思想化趋势根源于方法论上的谬误,其中罗宾斯对经济学研究范围加以人为狭窄限定的观点,以及弗里德曼的假设不相关性观点,都为这种方法论提供了基础。这两种观点在方法论上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相似文献   
48.
关于经济学“数学化”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是否应该“数学化”一直以来在学界没有一致看法。经济学是“人”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因此,经济学不可能数学化,数学只是经济学研究凭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未来的经济学必然要兼容多元方法。只有这样,经济学才能“与时俱进”并适应真实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经济理论才能够真正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49.
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罗·萨缪尔森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十分重视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在经济哲学上,萨缪尔森积极倡导折衷主义,并经历了从操作主义到描述主义的转化过程。在分析工具和方法上,萨缪尔森以数学为主要分析工具,以一般均衡分析、极大化原则以及动态稳定和对应原理为具体分析方法,提高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分析水平和规范化程度。  相似文献   
50.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有一种趋势值得我们关注,这就是不断强化的数学化倾向在拓宽经济学发展边疆的同时,也引致了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之间的现实鸿沟,动摇着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数学的形式主义只是数学的"工具理性",只是经济学方法论中一个细小的"节点"。但就是这个"节点",使20世纪末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改造成为一门无视经济现实的"数学科学"。实际上,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传统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退却与势微并不是因为它被证明比其替代方法提供较少的信息量,而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时尚性与严密性,无法跨越它自身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等学科之间的鸿沟。在这一方法论的转换过程中,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影响我们不能漠视,但决不能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