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8篇
工业经济   25篇
计划管理   163篇
经济学   93篇
综合类   121篇
运输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166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15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及赔偿能否到位问题一直是我国司法工作的重大难题之一,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制度不健全都是导致该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本着保障人权的宗旨,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逸萌 《企业导报》2009,(5):156-158
处分权作为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体现,意味着当事人对自己的民事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有管理和处置的自由,并通过处分权的行使约束法院审判行为。因此合理地处理民事诉讼中法院审判权和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扩大当事人处分权的范围,加强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是完善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3.
殷朋  孔令超 《金卡工程》2009,13(3):62-62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影响,我国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十分普遍。程序法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的案件中,法官为了片面追求结案率,甚至以牺牲程序为代价。随着民事司法改革的实践,审前程序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正逐渐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4.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定统一的法律,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基本上是散见于我国的各种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成为我国正式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  相似文献   
75.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证券民事诉讼中的缺位,严重损害了证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发现,既有制度设计等客观方面的,也有证券投资管理人主观方面的.为更好地保护证券投资者利益,可以从信托义务及其责任的设定、赋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证券民事诉讼中的优先地位、完善证券仲裁制度等方面着手,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6.
《民法通则》确立的精神赔偿制度,使得我国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责任存在着精神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77.
民事诉讼是法官与双方当事人基于特定目的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通过各自的行为进行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在一定的背景下展开,其中法官和当事人分别充当了特定的社会角色,互动的情境属于三人关系的工作情境,互动的场所则是一定的民事诉讼制度所形成的诉讼结构。在现代民事诉讼中,法官与当事人互动的基本表现形式为合作与抗衡。  相似文献   
78.
79.
2005年10月,河南省平顶山市周香华以“单位让其55周岁退休属性别歧视、违反《宪法》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在裁决结果不予支持后,又向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法院最终于做出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周女士的“要求与男性同龄退休”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80.
浅谈“执行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我国今后立法与理论研究时对“执行异议”应重新界定,分析了目前”执行异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