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0篇
财政金融   39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42篇
经济学   57篇
综合类   42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50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6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民法和商法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法律实践问题。关于民法、商法相互关系的争论自20世纪以来长期地持续着。在我国,“民法是普通法,商法是特别法”的观点是主流观点,但随着商法理论和实践在我国的日趋繁荣,这一观点受到了冲击。主张弃“民商合一”立法体例而采用“民商分立”之立法体例的学者增多,他们采取实证分析、历史调查等法学研究方法试图为“民商分立”提供依据,但均缺乏说服力,这里对此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62.
《金融论坛》2022,(10):F0003-F0003
请按以下体例要求投稿:一、文章第一页包含的信息1.作者简介。通讯作者简介为:作者姓名(通讯作者),工作单位或就读学校及院系,职务(可不加)、职称或最高学位(所在地,邮编),E-mail;非通讯作者简介为: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或就读学校及院系,职务(可不加)、职称或最高学位。(1)是否加注“通讯作者”由作者决定。(2)作者数量不超过四位。每一名作者标注的职务、职称、最高学位的总数不超过3个。(3)职称标注: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员等;最高学位标注: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4)电子信箱只留一个,如超过一个则编辑部只保留第一个。(5)作者为课题组时,只列出课题组负责人、执笔人和主要成员的姓名即可。  相似文献   
263.
《金融论坛》2022,(3):F0003-F0003
请按以下体例要求投稿:一、文章第一页包含的信息1.作者简介。通讯作者简介为:作者姓名(通讯作者),工作单位或就读学校及院系,职务(可不加)、职称或最高学位(所在地,邮编),E-mail;非通讯作者简介为: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或就读学校及院系,职务(可不加)、职称或最高学位。(1)是否加注“通讯作者”由作者决定。(2)作者数量不超过四位。每一名作者标注的职务、职称、最高学位的总数不超过3个。(3)职称标注: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员等;最高学位标注: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4)电子信箱只留一个,如超过一个则编辑部只保留第一个。(5)作者为课题组时,只列出课题组负责人、执笔人和主要成员的姓名即可。  相似文献   
264.
一、中国不动产的概念与交易对象类型国际上对不动产的概念存在两种立法体例:一种是不动产是不能移动或移动必然毁损经济价值的物.具体指土地、土地之上的因着物(如建筑物等)、不能与土地分离的物.如土地的出产物.果实,树木.种子、肥料等;另一种是不动产是依性质不可移动、依用途不可移动、或权利客体不可移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财产.指土地及建筑物、  相似文献   
265.
现行刑法将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作为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五节从而与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形成独立、并列的关系。这种被视为突破刑法立法体例传统的做法引起理论上的争议。肯定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的观点从社会危害性、罪刑法定原则、金融诈骗罪罪群以及便利实务适用等四个方面论证了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否定说的学者认为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具有与立法体例不合、立法思路不一、无单独设节之必要以及与境外刑法立法趋势相悖等缺陷从而不应单独设节。本文从金融诈骗罪主要客体、金融犯罪逻辑体系以及刑事立法传统等方面论证了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不具有合理性且一一回应了肯定说所提出的观点。本文认为,金融诈骗罪的主要客体是金融交易秩序,其是金融管理秩序的下位概念,金融诈骗罪应当划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分节之下。  相似文献   
266.
陈霞 《魅力中国》2010,(26):241-241
一日,读吴文英的词《莺啼序春晚感怀》(残寒正欺病酒),读到“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句时,觉得“断红湿”不好理解,便查阅这首词的注释。在丁炳贵编著的《婉约词于豪放词鉴赏》”一中,他将“断红湿”解释为“泪湿”,也就是说“断红”意为眼泪,足名词;“湿”为打湿之意,是动词。“断红湿”就成了一个主谓短语,整句话的意思是:靠在镶银的屏风上(不忍离别),因为春长梦短,欢聚的时间太过短暂,(依依不舍的美人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泪水打湿了她歌唱时用的纨扇和以金线绣制的衣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眼泪打湿的是纨扇和衣裳,那么“湿”应该和”歌纨金扇”放在一起似乎更符合语言习惯,而将眼泪与打湿放在一起,这种句式不但在诗句中少见,而且读起来也别扭。于是查找解释该词的其他版本,关于”断红湿”的注释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67.
268.
王琦与赵殿成所注的《王右丞集笺注》中的佛典注释有密切的关系,但至今尚未被深入研究。王琦对《笺注》中所有佛典注释的参与,具有客观的可能性——王琦与赵殿成私交甚好且交游频繁,以及主观的相似性——《笺注》与王琦所注《李太白全集》佛典注释的内容相似且特征一致。但王琦的参与不等于完全代笔,而是经过赵殿成的思考整理后方才进入注释的。  相似文献   
269.
李敏清 《消费导刊》2011,(5):124-124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为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提供了物质保障:中外法律文化的融合.也为建立该补偿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应当从立法体例、立法原则、实体内容、程序设置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具体可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2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