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7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3篇
财政金融   3601篇
工业经济   428篇
计划管理   2882篇
经济学   2440篇
综合类   889篇
运输经济   105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2248篇
农业经济   733篇
经济概况   206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2篇
邮电经济   2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948篇
  2013年   829篇
  2012年   1047篇
  2011年   1117篇
  2010年   971篇
  2009年   930篇
  2008年   1180篇
  2007年   1052篇
  2006年   731篇
  2005年   853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631篇
  2002年   507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邱祝军 《经济师》2003,(9):255-25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市场相对滞后 ,文章就发展劳动力市场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2.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对外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同时,利用外资工作必须适应新变化,探索新路子,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更好地为广西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3.
24.
25.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动态和预期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流动是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作用的表现。从静态分析看,劳动力流动调剂了供需双方缺口,提高了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从动态角度看,我国的中心城市和经济先发展地区具有吸引资金、技术和知识资本的优越条件,决定着劳动力流动方向,而且因累积循环作用,引起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  相似文献   
26.
国企负债约束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银行金融体制改革进展较快。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特别是融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朝着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方向靠拢。这应当对促进国有企业走入市场、提高经营效益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状况比以前下降,尤其是国有企业和银行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良债务债  相似文献   
27.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会计要素方面来看,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
1993年,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电函“世界拒绝贫困日”纪念集会,提醒全世界”极端的贫困和社会排斥是对人类尊严难以容忍的侵犯”。中国的志士仁人自古便有“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依”的治国安邦之志。今天,我们仍然在希冀着祖先的希冀,企盼着古老的企盼,梦着同样的梦。炎黄的脉搏从遥远处开始沉重起来。愿“稳民不饥不寒”的古老梦想不再是梦想。  相似文献   
29.
对上半年货币、证券、外汇、黄金及期货市场的监测分析表明,今年上半年开始实施的紧缩性宏观调控,不可避免地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影响,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与下跌,也充分暴露了投资者对有关金融市场的信用危机.一方面要切实提高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另一方面要以合理的机制帮助投资者形成市场理性预期,是当前促使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两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0.
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相互联系不够紧密,生产要素流动不够顺畅,区域内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布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蕴藏的巨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环渤海经济圈之所以“圈”不起来,主要原因还是区域的“核心”未能尽快形成,还没有建构起整个经济圈的巨大引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