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81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财政金融   14873篇
工业经济   10509篇
计划管理   38427篇
经济学   19393篇
综合类   11501篇
运输经济   1325篇
旅游经济   780篇
贸易经济   39612篇
农业经济   5822篇
经济概况   30363篇
信息产业经济   617篇
邮电经济   1054篇
  2024年   374篇
  2023年   1514篇
  2022年   1274篇
  2021年   1861篇
  2020年   1727篇
  2019年   2255篇
  2018年   869篇
  2017年   2214篇
  2016年   2797篇
  2015年   5224篇
  2014年   13153篇
  2013年   12476篇
  2012年   14609篇
  2011年   14809篇
  2010年   13254篇
  2009年   13405篇
  2008年   12577篇
  2007年   10179篇
  2006年   8793篇
  2005年   8865篇
  2004年   7833篇
  2003年   7859篇
  2002年   5019篇
  2001年   3831篇
  2000年   3236篇
  1999年   1216篇
  1998年   615篇
  1997年   444篇
  1996年   329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332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63.
新零售经过两年发展已经开始趋于稳定,从关注新技术的运用向关注消费场景的设计方向转变。本文将目前的消费场景模式主要归纳为服务到门模式、社交电商模式、个性化定制模式和新物种模式四种,并指出未来的新零售场景塑造将呈现出技术助推沉浸式购物场景、跨界融合增强以及向次级消费区域下沉的趋势。  相似文献   
64.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是其中重要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引入多维集体主义文化,探讨家庭风险金融"有限参与"这一经典议题.研究发现:多维集体主义文化对中国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减轻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同样成立.路径分析表明,集体主义文化会使家庭偏好高风险并促进家庭社会互动,从而促使其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结论表明完善的资本市场政策需要充分考虑文化与观念因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施伟民 《经济师》2015,(5):281-282
随着社会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的任何活动也都离不开人。基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企业将自身发展与员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并通过营造人性的管理、凝聚人的合理管理来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和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完美结合。文章分析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6.
《价值工程》2019,(19):259-262
针对小区域构建三维模型,现有的建模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难以实现模型数据的快速获取、存储和在线浏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消费级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实景三维模型的方法,介绍了通过消费级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生产三维模型的流程和修复三维模型的方法,验证了通过消费级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测量生成三维模型的几何精度,实现了实景三维模型入库、分析、标注属性、在线浏览和单体化的功能,最终实现了小区域快速生成实景模型和实景模行可视化,对实际生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7.
企业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决定其产品营销是否有优势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在对外经营与对内管理中都起到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精神、道德规范等概念集合体,它是企业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据此,探讨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8.
69.
70.
非物质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人类文明的珍贵宝藏,其不仅承载了人们独特的思维形式以及文化意志,还蕴藏了人类文化精神的密码。乡村旅游重在使人们体验民俗风情,其中非物质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尤为紧要,但是在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发展中,非物质文化在其自身含有的局限性愈发增强的同时,还受到了内外各种因素的约束,受到抨击与侵蚀已经是必然的。那么如何能够在有效保证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弘扬和发展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以及做好其中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文章将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非物质文化以及对其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展开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