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412篇
工业经济   196篇
计划管理   1013篇
经济学   1370篇
综合类   357篇
运输经济   99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025篇
农业经济   276篇
经济概况   147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8篇
邮电经济   1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484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608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51.
国际NGO与中国地方治理创新——以珠三角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健刚 《开放时代》2007,29(5):34-49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NGO进入中国,国际NGO不同于国内的官办民间组织,它自身的海外性使得它一方面必须认同中国政府的权威,寻求和中国政府的合作,才能够进入中国,另一方面自身的宗旨又使得它需要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能从属于中国政府。由于国际NGO在中国缺乏足够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因此它很难获得中国政府的全面信任和支持。本文以珠三角的国际NGO为个案,着重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NGO在中国如何具体的工作的,又如何和地方政府发生具体的关联,本文试图指出国际NGO力图在文化上不断嵌入到地方的治理体系中去,以适应当地的权力格局。但是它同时又在逐步影响和改变当地的治理文化和价值观念。在这一嵌入过程中,国际NGO逐步发现它和中国的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存在许多契合点,因而仍然存在着活动自身的正当性,但是同时国际NGO的独立性也会受到来自海外和地方的怀疑。  相似文献   
52.
四川区域发展战略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宾 《经济学家》2004,(1):120-121
四川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应当是: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导向,实施空间集中化、一体化发展战略。集中发展省域内区位条件优越、空间可达性强、产业集聚程度高、城市规模较大、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发育较好的区域;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体在省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增强城市要素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重点区域向城市圈、城市带、城市群的空间模式发展,培育和强化区域经济的自组织机制,推进重点区域的空间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未来十年内,四川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构想是集中发展“一圈、一群、两带”,即集中发展成都都市圈、川南城市群、…  相似文献   
53.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群发展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我国城市群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影响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制度障碍:城市群跨界需求与行政区分割的障碍、缺乏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政策、没有形成有效的空间管理机制。因此,制度创新应是发展我国城市群的关键所在,重点是在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54.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的竞争将以城市群为单位展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南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本文在系统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了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55.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吸纳的劳动力也先后经历了以本地农村劳动力为主、以本省农村劳动力为主和以外省农村劳动力为主三个阶段。随着产业和劳动力的持续集聚,珠三角地区产业重型化和高技术化趋势明显,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向。产业转移是企业的自发的市场行为,政府主要起引导和服务作用。周边欠发达地区要抓住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的契机,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由大规模异地转移向就地或就近转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城市群竞争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建设强大的城市群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浙江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崛起,对浙江中西部地区,乃至浙江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浙中城市群发展条件及现状的剖析,提出五个一体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7.
安徽作为长三角的纵深腹地,在地理上与苏浙沪发达地区无缝对接,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进一步明确了安徽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作出了推进东向发展,加速回归长三角的重大决策.论文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分层次、分时序融入长三角的模式,探讨了"东向发展"的安徽省域城镇发展总体战略,并对其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定位和空间发展战略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8.
基于城市群生成视角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华 《经济地理》2006,26(2):296-299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将进入城市群快速建设期。如何促进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捷的城市间融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实践表明,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形态,在促进城市群生成、实现城乡融合工农互动方面意义重大。文章以长株潭为例,分析了都市农业的促进作用,剖析了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条件,对城市群生成期都市农业建设框架进行了设计,并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学强  周素红 《经济地理》2003,23(4):433-440
在收集和整理1980一2000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的基础上,对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分别从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城镇体系、城市化、新领域与新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展望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古语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如今,要立足中国家电市场,则是占珠三角者,三分天下有其一。有数据显示,珠江三角洲的家电销售额已超过960亿元,已经占到中国整个家电产业销售额的30%以上,产业的积聚效应充分显现。新飞经过多年健康稳固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产权改革、全面引入国际资本及技术的成功,使新飞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今天,新飞已羽翼丰满,翱翔华南,决胜珠三角家电主战场,提升新飞品牌,打造高端形象,为新飞品牌国际化造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