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41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59篇
经济学   136篇
综合类   37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50篇
农业经济   26篇
经济概况   86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71.
记者从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本届西洽会首次实现了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组团参展参会,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西洽会期间共签订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合同总投资额3955.65亿元。其中陕西团省际合作投资总额2710.74亿元;利用外资合同总投资额50.084L美元,其中陕西为49.83亿美元。  相似文献   
72.
《投资北京》2013,(1):11-12
北京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位列前茅日前,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英文版发布。该报告由北师大、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发布。报告测度了中国30个省(区、市)和34个大中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在此前已发布的中文版报告中,北京以0.77的绿色发展指数继续位居省际排名全国第一。报告分析,省际比较  相似文献   
73.
省际边缘区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主动接受周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是欠发达的省际边缘区实现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主动适应。但从辐射通道上看,省际边缘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从辐射流上看,省际边缘区自然条件较差,要素匮乏;从辐射动力上看,省际边缘区接受辐射的动力不足。本文以陕南地区为例,在分析其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难点的基础上,利用断裂点理论计算出周边五大中心城市对陕南地区的经济辐射强度。并提出陕南地区要争取特殊政策倾斜,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制定差别化经济辐射接受策略,以及积极宣传优势特色产业以吸引经济辐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和金融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6~2010年5年实际平均数据,从金融地理学角度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曲线法考察环境因子、文化因子、设施因子、科技因子、经济因子等金融地理因素对各省(区)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各影响因子中科技因子影响程度最大,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开放、劳动因子影响次之,聚集因子影响程度较小。因此,缩小农村金融省际差异,必须统筹各金融地理因素,尤其应注重农村科技、经济和文化对金融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75.
商业银行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获取外部资金的重要渠道。利用我国各省市200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银行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银行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受到市场化程度等非金融因素的限制。加快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将会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6.
陈治  张所地 《商业研究》2013,(1):138-144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思想,依据资本积累效应和激励监督效应,构建基于变替代弹性的VES技术创新生产函数,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中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推动效应的省际差异。结果显示中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风险投资的作用效应具有明显的省际差异,中、西部地区加快风险投资发展步伐将有助于减少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77.
中东部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际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是一个易被忽视,但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省际之间即边界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欠发达地区.既有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和行政区划方面的原因。培育或建立更多的区域中心城市,促进边缘地区的发展,以改变每省只有一个超大城市,缺少大中城市的现状.这是我国经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根据多方面数据,依据总量及增长率的变化特点,分析了不同时代特征下的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并将该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本文主要通过对外出农民工总体规模、流动格局以及收入状况三个方面,来分析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现阶段特征.结果呈现出农民工外出总量增长减缓,举家外出、省际流动减少、向大中城市聚集以及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迅速追赶的现象.  相似文献   
79.
电力消费效率是影响一个地区电力供应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的重要因素,对2003─2007年全国27个省份的全要素工业电力消费效率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表明: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制度条件三者之间能否形成有效的匹配是决定电力消费效率的重要基础。中国电力消费效率提高的主要阻碍是电力资源配置和地方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制与行政干预。因此,深化市场化导向的电力体制改革和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体制,实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制度条件之间的协调,是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和电力消费效率提高的基础。  相似文献   
80.
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变迁及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朋 《经济与管理》2009,23(10):15-18
近年来,中国各地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地方财力也不断增强,但各地区财力增长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财力差异仍然很大。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对各地区间财力差异变迁进行衡量,同时。对形成差异的因素采用锡尔系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应改革现行的财政分配体制和财政均衡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转移支付的占比,以促使地区间财力均衡,从而保障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