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178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391篇
财政金融   33802篇
工业经济   7471篇
计划管理   42678篇
经济学   27888篇
综合类   12227篇
运输经济   1481篇
旅游经济   112篇
贸易经济   25620篇
农业经济   13429篇
经济概况   3271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48篇
邮电经济   517篇
  2024年   246篇
  2023年   930篇
  2022年   941篇
  2021年   1491篇
  2020年   1607篇
  2019年   1638篇
  2018年   755篇
  2017年   1694篇
  2016年   2180篇
  2015年   3751篇
  2014年   10004篇
  2013年   8911篇
  2012年   11141篇
  2011年   12018篇
  2010年   11324篇
  2009年   12802篇
  2008年   15431篇
  2007年   14751篇
  2006年   14158篇
  2005年   12018篇
  2004年   10642篇
  2003年   12421篇
  2002年   10201篇
  2001年   8057篇
  2000年   5801篇
  1999年   1979篇
  1998年   1811篇
  1997年   1506篇
  1996年   1507篇
  1995年   1635篇
  1994年   1617篇
  1993年   912篇
  1992年   548篇
  1991年   579篇
  1990年   379篇
  1989年   346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3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98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微观主体,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这是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二十多年历程中达成的共识.《决定》把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放到"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和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3.
984.
试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缺失的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成就,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诸多重要制度安排至今尚未建立健全,即存在明显的制度缺失。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看,这些制度缺失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制度发育不成熟;二是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三是产权制度不健全;四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不到位;五是政府制度改革滞后;六是非正式制度建构尚未完成。  相似文献   
985.
986.
2001年初,我公司为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在深入分析公司生产经营形势和改革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五个创新”的工作部署,即: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多元发  相似文献   
987.
988.
本文考察了上海市就业体制市场化的过程,并且分析了在就业体制市场化之后就业进一步重构的趋势和所面临的难点,并得出了一些政策含义。我们将上海市的就业体制改革视为一个制度演进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制度的变迁和演进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制约制度演进速度的主要是制度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人类知识的局限性。对于制度演进的经济分析而言,理性的局限从根本上来说是知识的局限。  相似文献   
989.
《浙江经济》2003,(21):18-19
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突破性的发展。在理论创新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近来,经济界专家学者纷纷指出,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