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7篇
  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106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98篇
经济学   76篇
综合类   2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52篇
农业经济   811篇
经济概况   2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许多人认为,做农资经销,是个个错的买卖,农资需求大,钱好赚。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大种植业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需求量大。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使用,带动了各地农资市场的繁荣,引发了许多人对农资市场的高度关注与参与,不少人都看到了农资市场的商机。  相似文献   
42.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始终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笔者对2006~2012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重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单产、产量等生产现状分析,发现我国粮食产量趋于稳定,糖料、油料作物产量增长较快,而棉花处于波动中逐渐收缩的趋势。针对种植业面临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差、生产成本增加、土地细碎化等成产瓶颈等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我国发展种植业要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实现劳动、土地、生产资料以及技术的集约型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43.
《中国乡镇企业》2014,(1):33-34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克服东北低温春涝、西南西北春旱、夏季南旱北涝、多次强台风等多重灾害的严峻考验,粮食和农业生产在高基数、高起点上再夺丰收。  相似文献   
44.
气候变化不但会对农业产出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产生影响。利用我国26个省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对我国种植业生产中化肥使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看,年平均气温上升有助于降低化肥的使用强度,而年降水量的增加则会提升化肥的使用强度;对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气温上升均会导致化肥使用强度增加;对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温上升会导致化肥使用强度下降,但是降水量增加对化肥使用强度的影响不显著。气候变化对不同气候区农业生产的化肥投入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有关化肥控制的政策有必要考虑气候因素的影响,政策目标的设定也应体现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45.
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种植业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就当前而言,农村经济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与大农业相关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也包括与农业关联度不大的工业产业,而后者恰恰成为了当前大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的主体。  相似文献   
46.
结合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福绵管理区2009~2013年“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种植业发展规划日前出台。该管理区将用5年时间,着力打造区域特色农业,并力求实现农产品规模和深度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7.
加强生态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之一,并作为首要任务抓紧实施.这是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存环境、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全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完全符合西部地区的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直接关系到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在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8.
2012年粮食和种植业工作,总体上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努力争取经济作物稳定发展。在目标上突出“稳”,千方百计稳定粮食、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确保粮食总产在10500亿斤以上,力争稳定在11000亿斤水平。  相似文献   
49.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9年年底,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133.9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保费收入99.9亿元,承保6.6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0%;养殖业保险保费收入33.9亿元,承保能繁母猪4300万头,占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的9成。  相似文献   
50.
盐土农业“走出去”——规模化、产业化是根本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土农业的概念,不仅包括种植业,还包括盐土畜牧业、水产业和加工业,每一块都有很大的空间。张春银从事的盐土农业的开发,为我国利用被搁置土地,大力发展盐土农业提供了借鉴。在滩涂地、沿海岸线和盐碱地上种植耐盐植物、农作物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食物、饮料、燃料、纤维、油脂、药物原料,有着经济、生态、社会三重效益,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张春银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有机食品市场销售份额只占整个食品销售额极小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绿色食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