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0篇
工业经济   28篇
计划管理   106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90篇
农业经济   25篇
经济概况   11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俞秀琴 《活力》2008,(7):62-62
目前在成人教育学范畴实施的继续教育,主要是高中、中专或大专后的继续教育。而理论研究倡导的主要是大学后的继续教育。为何继续教育,继续什么,怎样继续,或者说继续教育的目的、内容和相关的形式是什么等.都是一个需要取得共识的论题。结合学习化社会认识“继续”的内涵,对于更好地发展我国继续教育,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和社会成员接受继续教育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2.
煤层气是造成瓦斯灾难的罪魁祸首,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多得、不能再生的、非常优质的天然气。[编者按]  相似文献   
63.
张颐武 《中关村》2008,(10):124-125
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使得我们通过艰苦的劳作和执着的努力打造了一个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4.
卷首语     
<正>坚定不移走符合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加快建设"八大经济区",大力实施"十大工程",扎实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奋力谱写全省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广泛开展大合作,促进垦地、林农以及金融、农机、水利、科技、畜牧等涉农部门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提高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组织程度。  相似文献   
65.
基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主要内容,选取38个指标建立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对2007—2016年河南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满足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是人民一直以来的不断追求;从2012年开始,人民对精神文化需求、社会需求、资源环境、共同富裕的需求程度增长快于对经济需求;从2014年开始人民对民主法治需求迅速提升,并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6.
文化和科技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两翼和重要引擎,十九大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就供给侧而言,文化科技融合要成为我国文化产业提质升级的内生力量,创造出更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科技产品;就需求侧而言,文化科技融合将成为人们对美感追求与沉浸体验需要、期待美好生活新需求的有力支撑。文章分析了文化科技融合现状,并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环节,提出通过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打造美好生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7.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内涵丰富,其中就包括优美的生态生活。但西安市目前仍面临由城市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污染、社会安全等问题造成的"十面霾伏"困境。聚焦夜市餐饮业发展现状对破解西安文明城市建设的现实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发放问卷与实地调研,共详细记录西安市84处区域总计281家餐饮摊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后期深入剖析其问题及成因和提出优化对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8.
李霞 《度假旅游》2021,(1):53-56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绵阳,古称“涪城”“绵州”,自古有“蜀道明珠”“富乐之乡”之美誉。踩桥会是四川省成都、绵阳一带民间自发的大型踏青闹春、拜桥祭祀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时间定为每年的春社日(即立春后第5个戊曰,又叫逢社),据悉踩桥会已经举行超过200多年历史。当地人认为踩桥能弃秽,能带来好运气。踩桥会寄托当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最近笔者慕名走进了绵阳安县睢水镇,有幸目睹了这一壮观的万人踩桥会。  相似文献   
69.
《品牌》2018,(2)
本文从阐释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从理论内在要求和现实迫切需要两方面分析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要性,并深入挖掘江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表现,探讨新时代江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