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15篇
  免费   662篇
  国内免费   290篇
财政金融   14993篇
工业经济   5621篇
计划管理   26815篇
经济学   13135篇
综合类   6380篇
运输经济   1164篇
旅游经济   119篇
贸易经济   17165篇
农业经济   4127篇
经济概况   11787篇
信息产业经济   91篇
邮电经济   270篇
  2024年   491篇
  2023年   1745篇
  2022年   1132篇
  2021年   2032篇
  2020年   2045篇
  2019年   1839篇
  2018年   639篇
  2017年   1604篇
  2016年   1904篇
  2015年   2908篇
  2014年   6281篇
  2013年   5521篇
  2012年   7004篇
  2011年   7862篇
  2010年   7220篇
  2009年   7001篇
  2008年   7701篇
  2007年   6236篇
  2006年   5412篇
  2005年   5133篇
  2004年   4547篇
  2003年   4740篇
  2002年   3713篇
  2001年   2903篇
  2000年   1983篇
  1999年   487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对我国社区治理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公众参与正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国家上下开始大规模的进行社区改革,而要真正解决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提高社区治理的能力,就必须更加深入社区,准确的把握和了解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3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试点和加速阶段。国企混改主要有引进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整体上市三种典型模式。2013年至今,随着国企混改的不断推进,不同混改模式对公司的治理渐受重视。文章从国企混改模式的视角出发,以2013年年初至2015年年末成功完成一种或多种混改模式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观察样本,聚焦不同混改模式对2016—2018年公司治理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种典型模式下,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混改模式对公司的治理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4.
35.
现行量刑指导意见提供的量刑方法仍然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式,对量刑情节并不区分责任刑情节和预防刑情节,导致量刑过程虽然简便但太过粗糙。消极的责任主义在量刑领域发展出"点与幅"两种理论,"点与幅"的争论已持续了数百年之久,双方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己方理论的优势和对方理论的缺陷,在争论中留下了许多闪光的精华。吸取双方的理论经验,在我国的量刑指导意见中区分影响责任刑的情节和影响预防刑的情节,并通过按比例适度突破责任刑和量刑情节类型化两方面改良我国的量刑指导意见,可以更好地发挥量刑工具理论提供量刑依据、保障人权、实现公平正义和提高司法效率的理论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实现了由传统封闭社会向现代开放社会的重大转变。在特定历史条件下,1978年之前的对外开放受限多、规模小、发展慢。1978年之后,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注入了持久的动力和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形成了由渐进推进到全面升级的中国开放模式。特色鲜明的中国开放道路及"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经验丰富了人类社会开放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秩序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及国内主要矛盾变化,要着力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不断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坚定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38.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