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7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58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0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1.加工贸易是我国货物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外商投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将东道国高性价比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输出到世界各地以获取贸易利益。外商直接投资我国的企业主体为加工贸易型。入世10余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贸易额占全部贸易额的比重持续稳定在53%左右,而对外加工贸易额占全部总加工贸易额的比重更是高达81.57%。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中,我国一般贸易差额有5年为逆差,2011年逆差为903.4亿美元。与之相对应,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差额也从入世之初的97.31亿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1305亿美元,对货物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率也从2002年的22%和27.5%分别上升至2010年的49%和41%。由此可见,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为主  相似文献   
7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2007年贸易顺差突破26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收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测算了23个行业的CTB(贸易差额贡献指数),借此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在检验中同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变量和内资变量,实证结果表明相对内资而言,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创造者。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伴随着中美贸易顺差额的持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越来越成为了阻碍双边经贸关系顺利发展的障碍.中美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众多,但中美双方均未将服务贸易统计在中美贸易额中是构成中美巨额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4.
针对美国因巨额贸易逆差而频频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的问题,通过对中美贸易差额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中美贸易摩擦演进的探究,提出了中美贸易差额形成的实质原因是中美各自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在要素禀赋以及产业结构上的差异的观点,从而认为中国不能按照美国的意图使人民币的价值剧烈变动,而应适时稳健地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合理稳定。  相似文献   
75.
在世界经济危机持续的现状下,通过对近年来中美贸易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中美贸易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得出中美贸易逆差的影响的结论.并对中国的贸易战略发展进行反思,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6.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美的贸易收支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是否能成为削减中美贸易顺差的有效手段?如果人民币汇率不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那巨额的中美贸易顺差又是如何产生的?本文通过对中美双边外部实际汇率和中美贸易顺差等要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汇率问题并不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探寻中美贸易顺差背后的真正原因和实质。  相似文献   
77.
中美贸易差额的演变、影响与前瞻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静 《当代财经》2004,(1):102-104,108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关贸易差额一直是影响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用大量数据论证了过去二十多年中关贸易差额的演变,阐释了中国对美国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关贸易差额对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最后,本文还对中关贸易差额未来的变化作出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78.
中国制成品出口欧盟增加值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下中国制成品出口有相当比例来自于国外增加值,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不仅存在“统计假象”,且可能会为贸易政策制定带来误导。本文利用WIOD国家间投入产出表,借鉴Wang等(2013)总贸易核算法,从国家、行业及双边贸易部门层面对1995~2011年中国制成品出口欧盟的增加值结构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期间国内增加值率呈下滑趋势,且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低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国外增加值中间品重复计算比重上升,显示我国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程度不断加深,但中欧贸易差额被高估,且主要制造业部门目前仍处在全球价值链低端位置。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中国和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数据和人民币汇率这一全新的视角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以及人民币升值能否有效改善贸易收支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基于中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而基于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且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能够有效改善美中贸易赤字。但进一步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美中贸易逆差。相应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显示,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对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一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改善贸易收支的理论在我国并不成立,而在美国长期内却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80.
本文探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到中美贸易差额的问题。首先明确相关背景和概念,接着通过经济学理论进行定性分析,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略微缩小中美贸易差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