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0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68篇
财政金融   527篇
工业经济   332篇
计划管理   1347篇
经济学   1098篇
综合类   634篇
运输经济   73篇
旅游经济   66篇
贸易经济   859篇
农业经济   325篇
经济概况   74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目前学界多认为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社会存在重重困难,但这些研究多停留在事实层面。依据南京某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资料,借鉴戈登的族群融合理论和布劳的社会整合理论,从身份认同融合和结构性融合两维度探讨了形成融合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2.
合资企业不仅是中国利用外国资金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渠道.但是,必须看到由于合作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由此而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决策思维、企业行为方式等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管理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确认识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努力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消除管理冲突,对促进合资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从"10+3"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恒 《经济经纬》2004,(6):31-35
东亚区域合作面临许多难题,贯穿“东盟方式”的“10 3”合作是东亚目前的主导形式,但这一合作的诸多缺憾使东亚区域合作很难沿这一方向深入下去。2002年初,小泉纯一郎在新加坡描述了一个称为“东亚共同体”的设想,实际是鼓吹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网而非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来实现东亚的区域合作。的确,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网的方式不但符合东盟强调自立的合作原则,也迎合了外部特别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易为各方接受,却从根本上堵住了东亚通往更具机制化合作的道路。笔者认为东亚区域合作的必然选择是大国协调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这虽然需要一个艰难的调整过程,但却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保障东亚各国利益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104.
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姚远 《经济与管理》2007,21(2):45-49
采用协整与方差分解的方法时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中作用关系相反,但都具有回归自然水平趋势,货币供应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长期内货币非中性。而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并不影响货币供应。一方面。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另一方面,偏紧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可能导致经济紧缩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因此应谨慎调控宏观经济政策,以避免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5.
西方产业竞争政策的体系和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竞争政策的方法和体系的差异问题。美国的竞争政策侧重于追求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最大化 ,强调通过竞争的作用来达到这一经济效率目标。欧共体的竞争政策则强调在消费者福利的基础地位 ,通过协调竞争规则来促进欧共体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的反垄断法原本从西方吸收过来的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 ,已经具有明显的日本特色 ,其基本功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运作缺乏信任 ,对规模经济神话的盲目崇拜和信任 ,结果是经常提倡和鼓励那种必然会导致寡占市场结构的兼并活动。  相似文献   
106.
由于英国正式脱欧,美国与欧洲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快速变化。从贸易角度看,商品贸易中欧盟地位有所下降,成为美国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市场,美欧之间的贸易商品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服务贸易中由于英国所占份额最大,英国脱欧也将影响美欧之间的服务贸易额。从投资角度看,美欧仍是彼此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地和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7.
Sadao Nagaoka  Akira Goto 《Empirica》1997,24(1-2):21-36
This paper analyzes vertical restraints in relation to market access issues. In Section II we briefly review the recent three major trade conflicts between Japan and the USA in light of vertical restraints. In Section III we review the major policy lessons of the economics literature of vertical restraints, and analyze whether we need a special treatment for vertical restraints abroad for a market access reason. In Section IV we evaluate the policy options towards foreign foreclosure and suggest that nondiscriminatory application of foreign or home competition policy should be the mechanism to address such concern instead of trade policy actions such as voluntary import expansions.  相似文献   
108.
综合系统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综合的系统的方法将全面的质量管理应用到安全管理中,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保证的安全管理新局面,有组织有系统的完成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9.
纵向一体化网络的接入定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铁路、煤气、自来水、邮政等绝大多数网络型产业的结构改革将选择纵向一体化与自由接入作为突破口,研究纵向一体化网络的接入定价理论和政策已成为中国网络型产业规制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依据资源最优配置、次优配置、生产效率等原则,研究了不同的接入定价理论,详细探讨了不同的接入定价方法,最后进一步分析了纵向一体化网络在不同政策目标下的接入定价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0.
This paper examines price linkages among Asian equity markets in the period surrounding the recent Asian economic, financial and currency crises. Three developed markets (Hong Kong, Japan and Singapore) and six emerging markets (Indonesia, Korea,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Taiwan and Thailand) a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Multivariate cointegration and level VAR procedures are conducted to examine caus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marke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stationary relationship and significant causal linkages between the Asian equity markets. Nevertheless, lower causal relationships that exist between the developed and emerging equity markets suggest that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in Asian equity markets still ex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