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日合资企业内的各类人员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其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本文概括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摩擦和冲突,并分析了广州本田的成功的跨文化管理,以为更多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外资本进入中国,中外合资企业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合资企业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文化的融合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其实质就是跨文化的管理,不同文化的观念及交流的障碍与冲突无处不在。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冲突研究就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机制,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实现企业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3)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优良的投资环境和绝佳的人文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外知名的企业加入。研究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从而形成卓越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是十分有意义的。文章以中德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阐明了跨文化管理特征,分析了跨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外企业合资经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由此企业的跨文化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组织和实施跨文化管理是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合资企业文化特点及文化冲突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跨文化冲突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外合资企业的多元文化使人力资源管理不得不面对跨文化的冲击,这在国有改制的中外合资企业尤为突出.本文透过对国有改制的中外合资企业双方文化差异的分析,提出通过文化融合,求同存异,从而提高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资产专有性理论出发,通过构建合资双方的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独资倾向的成因.文章认为,由于东道国的政策管制,合资企业股权与合资双方的实际控制权并不一致;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取决于在既定市场条件下合资双方拥有资产的专有性,而控制权的分配又决定了合资双方对合资企业创造的组织租金的分配比例.当合资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结构相背离时,由于存在转移成本,合资双方有内在的动力使它们趋于一致.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动是在我国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的环境下,跨国企业资产专有性相对提高和中方企业资产专有性相对减弱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中地的企业正蜂拥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各国投资者的民族文化不同,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中国员工的民族文化冲突必然存在,由此也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有的甚至“水土不服”,导致合作的失败,拟从有代表性的中(亚洲)、法(欧洲)、美(北美洲)在国民族文化差异性入手,分析员工文化差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揭示中法及中美合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合资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控制问题是合资企业的核心问题,合理的控制权结构可以帮助合资企业的母公司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并且保持竞争优势。与之前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主要探讨什么因素会增强控制对于合资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信任和沟通,尤其是信任会对管理控制和合资企业绩效起到调节作用,因此合资企业合作双方应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外合资企业开始形成令人瞩目的一个经济层次。农民企业家能否与洋人合作共事?中外合资企业的经营效果如何?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调查解剖了一部分乡镇的中外合资企业,所到之处,都给我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淑斌 《经济师》2004,(7):132-132
中外合资企业双方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 ,以及双方合作目标存在的一定差异 ,使得合资企业的公司治理既受到国外母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 ,又受到中国经济环境的制约 ,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出如下特性 :股权相对集中 ,以法人持股为主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内部监督功能削弱 ;对控制权的争夺始终存在 ;适应国情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客家文化旅游在"客家热"和文化旅游背景下蓬勃发展。应用文化生态理论,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客家文化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性,并在客家文化旅游中凸显。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强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概念和环境意识;树立"大景区"意识构建客家文化旅游"大景区";树立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发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用于文化方面的绝对支出不断提高,但存在增长缓慢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文化"硬件"落后",软件"缺乏、文化供给少、价格高、质量低、文化消费能力不高、文化消费观念落后等。今后,要通过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村文化"硬件"和"软件",增加文化供给,降低文化产品及服务价格,提高文化消费能力,转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观念等方式,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已上升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及其经济影响力研究,对于制定政策措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绝大部分都只是分析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并没有分析文化产业在最初投入和最终使用中的构成情况,也没有进行动态比较研究,而且在文化产业的具体外延界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品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以广东省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为例,分别研究了广东文化产业的中间需求、最终使用和增加值的构成,以及文化产业对广东省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同时考虑2002年到2007年的动态变化,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广东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动态特征。研究发现广东文化品制造业呈现出"高影响力、低感应度"的终端型产业特征,文化服务业则呈现出"低影响力、低感应度"的最终需求导向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商品既具有“物”的价值,又蕴涵“文化”的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需求的满足,对“文化价值”的需求逐渐增长。由于商品“物”的价值的有限性和“文化”价值的无限性,因而在当代社会,以“文化价值”为主导的消费,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事实。文化产业的兴起正是因为人们对文化诉求的增强而产生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通过批量生产文化产品,从而实现文化产品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国际化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沟通障碍、文化差异等跨文化问题.采用国际化、标准化、量化的语言管理模式,提高国际化企业经理人员的跨文化素养,充分认识文化差异的客观性,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增强文化敏感性和文化适应性,促进双方或多方文化融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文化生态危机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外来文化渗透,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建立文化影响评价制度,从决策、规划、项目建设等多层面开展文化影响的预测和评估,有助于维护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最大限度地减少各方面活动对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岳麓山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典型的文化主导型旅游景区。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古"、"全"、"特"的特征。文章提出了岳麓山文化旅游资源的直接开发、整合提升、历史复原三种开发模式,围绕岳麓山文化旅游内涵从内外两个方面设计了具有吸引力强、潜在价值巨大的旅游文化专线。这将丰富文化旅游开发理论和区域竞争理论的内容,对于提升岳麓山区域旅游形象、指导岳麓山"两型"旅游示范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文化产业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题论述的文化建设问题,以及在这个题目之下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显示了我们党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本文仅就报告中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结合新疆情况,谈八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邓安球 《当代财经》2007,41(12):80-84
目前,国内对文化产业政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化消费政策研究比较缺乏.文化消费政策能够引导、支持文化消费取向、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综观湖南实施的文化产业政策,缺乏消费政策支撑,造成文化产业发展源泉、支撑力不足.要实现湖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目标,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文化产业消费政策.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文化消费在社会结构与社会重构中的作用愈发明显。文章结合经济地理学、文化社会学、消费经济学等多维研究视角,遵循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综合性、针对性和数据可获取性原则,以及中国文化消费的具体情况,从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满意度三个层面构建文化消费指数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国文化消费水平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在空间上整体表现为东西差异,且存在一条类似人口、经济分布规律的"胡焕庸线","胡线"两侧文化消费水平差异较大。②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梯度差异明显,以板块内差距为主,板块间差距为辅。③文化产品供给、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以及教育发展程度共同驱动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的地域分异。④建议通过完善文化消费市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挖掘文化产品内涵、推广文化教育并培养专业人才、制定差异化文化政策等策略,合理引导文化消费,实现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