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篇
  免费   14篇
财政金融   141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217篇
经济学   374篇
综合类   91篇
运输经济   28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95篇
农业经济   57篇
经济概况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比重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因此,审计部门应重视无形资产的审计。对企业来说,无形资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企业潜在的巨大财富。面对无形资产管理不规范,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现状,需要重视无形资产审计。无形资产审计内容包括无形资产战略审计、无形资产重点审计、无形资产效益审计、无形资产管理审计。  相似文献   
12.
The normative implications of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mply ongoing social learning that ought to lead to personal and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lso requires reflexive scientific practice in order to enable the co-generation of solutions that take account of uncertainty and multiple forms of knowledge.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published peer-reviewed material on how to assess to what degree the rhetoric regarding the benefits of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re achieved in practice,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participatory research for sustainability. This paper outlines how linking the rationales for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nd for sustainability science to the principles of evaluation can deliver a conceptually coherent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 The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n this context consists of framing the evaluation, i.e., setting boundaries on the subject within its social, political, environment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and selecting appropriate criteria, methods and data sour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ramework, using a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participatory research for sustainability in north-east Australia, illustrates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concluding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its applicability to further participatory sustainability science.  相似文献   
13.
Adaptive co-management brings together collaborative and adaptive approaches in pursuit of sustainable resource use and 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Enthusiasm for this management approach, however, is countered by recent critiques regarding outcomes. A lack of evidence from consistent evaluation of adaptive co-management further exacerbates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revisits the issue of evaluation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recasts it in light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thinking. An evaluative framework for adaptive co-management is developed which directs attention toward three broad components: ecosystem conditions, livelihood outcomes and process and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Scale-specific parameters are offered for each component to facilitate systematic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and encourage cross-site comparisons. Conclusion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atically incorporating evaluation into the adaptive co-management process and recognize the challenge for resource agencies and researchers to shift from a conventional to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4.
论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交易中的适度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秀梅 《现代财经》2007,27(9):22-25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的一些问题成为会计理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应着重分析在非货币性交易中,适度应用公允价值须掌握的计价基础判断标准、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核算等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所谓适度即准确把握公允价值的判断标准、计价基础、计量核算方法,以避免公允价值成为利润操纵工具。  相似文献   
15.
理性创业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创业机会已成为创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选取34位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挖掘和多案例匹配分析方法对创业机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编码,探究创业行为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在机会发现或创造阶段,创业者通过反事实思维推动的创业警觉和创业拼凑两种途径形成创意,并经过新旧认知体系的排斥与趋同形成心智模型,以揭示创业机会发现或创造的认知机制;在机会评估阶段,创业者通过对风险—收益感觉与知觉的多轮反复交互,形成第一人称机会信念和第三人称机会评估,由此揭示创业机会评估的认知机制;在机会开发阶段,创业者形成机会开发内外两种机制,外在机制围绕“探索导向—商业模式创新—新企业成长”展开,内在机制围绕换位思考、效果推理等认知因素推动企业创新、资源获取展开。结论对丰富创业认知理论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莉  刘巍 《现代财经》2006,26(8):24-28
基金业绩评价与其投资风格是密切相关的,投资者通过对基金投资风格的研究分类。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投资偏好的基金进行投资。本文在对开放式基金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抓住不同类型基金之间的主要差别,提出了两种新的基金风格评价指标。同时在我国现有的开放式基金中,选取15支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格趋于相同,投资者对于基金宣称的择时能力不可轻信。应该结合投资风格分析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门类繁多,但专门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尚停留在探索阶段。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模型,并选取定量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总指数法赋予权重,建立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以2003年我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其结果与《200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经济责任审计可避免审计的随意性和不同审计人员审计的不一致性,本文以高等院校为主体从合法合规性、效益性、目标性等方面设计了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从经济发展、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技进步等方面架构起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分析评价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力图为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套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事项会计理论首先由美国学者Sorter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年提出的,其目的是对传统会计进行彻底的改造。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然后做简要评价与展望,以期引起我国会计理论界对这一新领域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