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5篇
财政金融   297篇
工业经济   120篇
计划管理   469篇
经济学   633篇
综合类   227篇
运输经济   35篇
旅游经济   63篇
贸易经济   225篇
农业经济   87篇
经济概况   2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In little more than a century life expectancy has doubled in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Neither facts nor theory support the view that this Mortality Revolution is due to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era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at ensued. Rather, both revolutions mark the onset of accelerated and sustaine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ir respective areas. They occur largely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the later occurrence of the Mortality Revolution being due to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biomedical vis-a-vis physical knowledg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should prove fruitful. Although entrepreneurship is important in each, there appear to be differences in the underlying motivations and the role of private property and other institutions. Links between technological change, on the one hand, and scale of operation, capital inputs, and education, on the other, also offer promising possibilities for comparative study.The author is grateful to Donna Hokoda Ebata and Christine M. Schaeffer for excellent assistance,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for financial support, and to Eileen M. Crimmins, Samuel H. Preston, Morton O. Schapiro, Roger S. Schofield, and two referees for helpful comments.  相似文献   
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转轨过程的逐步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周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从波动性质上看,经济周期开始向“增长型”转变;从周期长度看,经济周期有向尤格拉中周期演变的趋势;此外,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不断加深,二者有同步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为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针对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增强“反周期”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以减少经济周期波动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3.
试析我国金融资产收益变动对寿险保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资产选择理论框架下,利用时间序列研究了金融资产长期、短期波动对寿险保费的主要影响。并从居民投资角度建立了寿险与部分金融资产间的ECM模型,结果发现:储蓄增长对保费短期贡献大于长期贡献,加息会在短期内刺激保费增加但长期内有抑制作用;国债和股票受结构性因素影响未表现出与寿险保费有长期均衡关系。寿险公司在短期内应把部分储蓄转化为保费;在长期内应拓展新营销渠道,加快寿险产品和保障型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34.
本文扩展了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提出用产品生命周期进行财务管理的系统模型。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财务策略。同时。应保持足够的战略柔性,适时修正已经制定的财务战略以最大化企业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财务战略的制定和执行要从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进行,应与公司的其它职能部门进行必要的协调以实现公司的目标。  相似文献   
35.
区位决策视角下的集群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白 《产业经济研究》2007,(3):44-49,67
本文在对当前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将集群周期划分为成长、成熟、衰退、再发展四个阶段,并从企业区位决策的视角对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考察企业区位决策因子的动态变化和集群区核心产业的区外出口量增长率、主导产业的企业数量、修正后的空间基尼系数来对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分析不同阶段下政府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36.
本文首先研究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模式并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层次模型;其次,将企业需求与个人需求在企业生态学的范畴下进行了类比,提出了企业需求层次模型,并将企业需求归纳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再次,本文运用企业生命周期原理,将企业成长状况看作是衡量企业具有一定的履行社会责任能力的体现;最后,通过将企业需求、企业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匹配探讨,揭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和能力原理及其可能的行为,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7.
阐述了基于时间竞争条件下物流周期压缩的主要方法:并行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延迟化策略、绿色冉制造和运用交叉功能团队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38.
徐建平 《标准化报道》1996,17(4):3-5,14
根据实现带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阐述了应用产品寿命周期理论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9.
We consider whether oil prices can account for business cycle asymmetries. We test for asymmetries based on the Markov switching autoregressive model popularized by Hamilton (1989), using the tests devised by Clements and Krolzig (2000). We find evidence against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that recessions are more violent than expansions: while some part of the downturn in economic activity that characterises recessionary periods can be attributed to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price of oil, post-War US economic growt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eepness of expansions. First Version Received: December 2000/Final Version Received: September 2001  相似文献   
40.
企业文化对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提高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的有效路径,文章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不同企业文化导向对知识型员工感情承诺及继续承诺影响的研究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员工导向文化与任务导向文化如何对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产生影响,以期为企业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组织承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