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9篇
财政金融   97篇
工业经济   118篇
计划管理   637篇
经济学   524篇
综合类   591篇
运输经济   13篇
旅游经济   46篇
贸易经济   402篇
农业经济   127篇
经济概况   5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51.
CEPA背景下深港旅游合作的创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观志  白晓亮 《经济问题》2005,(5):79-80,F003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经济的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区域整合体已经成为当今旅游业竞争的基本单位。作为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的子系统,深港旅游合作在CEPA背景下无疑更加具有先导和典范意义。以CEPA为切入点,从操作主体、合作原则与合作方式的角度探讨了深港旅游合作的创新策略,试图构建出两地合作策略创新的开放型系统,从而为两地的旅游合作战略初步建立了实施的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52.
2001年11月在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10+1)会议上,中国与东盟达成一致,确立了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对双方关系的长远发展和东亚地区的繁荣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它是中国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一件对外经贸方面的重大事件。本就这一东亚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产生的国际背景,以及实现目标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3.
熊元斌  李红 《技术经济》2007,26(4):103-10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不断深化,区域经济的集团化、合作化趋势日益增强,区域旅游也不例外。但是,在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区域旅游不合作仍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或问题。运用行政学的相关原理,在列举出几个典型的区域旅游不合案例并对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4.
企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但是企业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涉及到高校、科研机构等等不同的组织。本文正是从自主创新中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存在的关系出发,阐述了不同自主创新模式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产学研之间的联结问题。  相似文献   
55.
社区商业文化价值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品志  杜岩 《经济与管理》2004,18(11):91-93
社区商业文化产生于社区商业细致入微的服务及相对稳定的服务对象两者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社区商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就是社区商业文化形成的过程。质优价宜的商品、全面细致的服务、社区活动的参与和促销宣传活动的结合,强化了社区网点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亲和关系。充分发挥社区商业文化吸引消费、引导消费的价值,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待选址、服务配套、人员配备、参与社区建设等经营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a research project which examined 171 alliances set up by competing firms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It presents an empirically-based taxonomy of such alliance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a set of variables chosen for their demonstrated or assumed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and outcomes of strategic partnerships. Three contrasted types of alliances are identified: quasi-concentration alliances, market penetration alliances and shared supply alliances. They differ according to two fundamental dimensions: their symmetrical or dissymmetrical nature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y alter competition. Legal structure, often emphasized in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does not emerge as a strongly discriminating factor. Hypotheses on the likely evolution and outcomes of each type of alliance are derived from the taxonomy.We are grateful to Barbara Gray, Stuart Hart, Aneel Karnani, Will Mitchell, Michel Tenenhaus, and to two anonymous reviewers for their very valuable and helpful comments on earlier drafts of this article. Our research project was funded by Fondation HEC, whose support we gratefully acknowledge.  相似文献   
57.
China' s foreign-oriented oil taxation system has, from the beginning, been based upon the positive experiences of other oil-producing countries and has incorporated common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The system has been perfected over decades. It of fers more incentives than other oil-producing countries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1) Income tax has a "wide tax base and low tax rate"; (2) VAT levies a low tax rate on ma-  相似文献   
58.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合伙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供应链的思想,传统制造业中的各个企业被看作整个供应链中的某一环节,供应链管理使企业集中优势资源与精力创造特殊价值,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并带动相关企业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自身行业中的“集成制造商”,应该充分借鉴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大力发展与相关合作对象的伙伴关系,基于其独特的供应链的内部集成,建立合适的合伙模式,以达到降低开发成本、提高项目品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9.
南贵昆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贵昆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通过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建立具有全国地域分工意义的特色产业体系是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优势产业选择基准、产业比较优势、产业竞争优势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研究南贵昆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60.
俄罗斯石油工业与中俄双边合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比邻大国,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中国则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之一。近年来,俄罗斯石油工业稳步发展,并在石油市场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强的趋势下,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和不断增长的出口量,正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两国石油领域的合作是“双赢”之举,尽管目前合作的基础十分薄弱。该文在对俄罗斯石油工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石油供需形势作出客观评估,进而针对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