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84篇
工业经济   34篇
计划管理   412篇
经济学   973篇
综合类   285篇
运输经济   57篇
旅游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275篇
农业经济   95篇
经济概况   6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在界定中国保险业范围经济内涵的理论基础上,本文引入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构建了我国保险业范围经济的模型,首次对中国主要保险机构在1999~2004年间范围经济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财险业整体范围经济并不明显,个体差异较大,与资产规模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寿险业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范围经济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弱;中国保险机构需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和市场有效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业务,开发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62.
Since the regional scale turns out to be the scale at which fiscal devolution is likely to be accomplished in Italy, and that at which trade and growth interdependencies as well as regional convergence can be most conveniently investigated, a new 20-region input–output model for Italy seems to be a useful tool of analysis. Although various regional and interregional models have been constructed since the 1950s, none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the whole system of 20 Italian administrative regions considered in their tight mutual dependence; also, the pool approach has not been greatly favoured, even in situations where direct information on regional trade is lack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port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the rather complex procedure used in the model construction and the adopted solution technique. Some space is devoted to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handling regional trade endogenously in an input–output setting and to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ool approach, used in the Italian model, and other current techniques. The paper also reports on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regarding the regional impact of fiscal policy.  相似文献   
63.
殷毅 《现代财经》2007,27(2):77-80,F0003
目前的所谓“物流”不是经济学上的概念,而是管理学上“物流业”的概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是以近代物流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中国近代重要工业结构初现端倪,并且初步显现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当前,世界范围的现代物流业“革命”正在兴起,从近代物流业产生与发展中得到的一些规律性的总结,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赶上国外物流业发展步伐,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庸俗性表现的反思,可得出如下结论:(1)不能割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联系,而过分宣扬“经济人”或“理性人”的假设;(2)不能割裂经济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而孤立地研究经济。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不能仅仅研究其理论本身,还应研究其产生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模式,不能过分倚重或迷信经济数量分析。对于中国的经济问题,必须放在中国的历史、思想、文化、民族心理等这样的大背景下来开展研究和寻求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5.
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地区增长差异分析框架,将各地区劳均产出差距分解为劳均资本差异、经济规模差异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三个部分。利用改革时期的省级数据,本文发现尽管要素投入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全要素生产率是造成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地区劳均产出差异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将成为今后中国地区增长差异的主要决定力量。而且,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绝对发散趋势,严重的技术扩散壁垒加剧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短期内地区差距不会随经济发展而缩小,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对地区发展进行调节,尤其要促进地区间技术扩散,使各地区更好地分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66.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工业化强调通过现代技术不断深度开发和广度拓展自然资源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利用价值,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利用,使中国工业从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和技术导向型."环境成本内化"发展模式的构建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它具体包括:建立"成本内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强化城市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67.
中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在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超常增长,并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的内在逻辑联系;从实证角度剖析了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冲击,以及引起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我国应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促使国际收支结构平衡,以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68.
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   总被引:109,自引:5,他引:109  
转移支付是政府调节区域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 ,本文分析了 1 994年新财税体制改革以后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的关系 ,发现转移支付总体上没有达到缩小地区差距的效果 ;对转移支付决定的因素分析 ,则解释了现行转移支付不能缩小地区差距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9.
地脉文化也被称为地脉和文脉,是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基石。根据地脉文化与旅游产品关系对比可以将旅游开发分为两类四型:(1)旅游产品扎根于地脉文化发展模式 (根基稳固、主次分明);(2)旅游产品脱离地脉文化发展模式 (左顾右盼、横生枝节)。本文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及旅游产品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地脉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建议。结果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地脉文化基础有 “海” “滩” “宜” “河” “港” “城” “工” “农” “山” “史”十大方面。 “海” “城” “山”的旅游产品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当前旅游发展主要方向; “滩” “农” “史”旅游产品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当前旅游发展主要方向; “滩”“农”“史”正在发展; “宜”(宜人气候、度假资源)表面发展丰富,实际潜力巨大; “河”(河流、湖泊、水库) “港” (港口) “工”(工业旅游)是被忽视或者发展滞后的地脉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0.
确立资源有偿使用的环境经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有偿使用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也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本文在分析环境有偿使用机制成固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主要有偿使用形式、排污收费、环境税和环境补偿费等作实证分析,并提出今后强化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