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61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80篇
经济学   140篇
综合类   197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35篇
贸易经济   79篇
农业经济   30篇
经济概况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但由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通过发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制度优势,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62.
近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一些阻滞中国继续向前发展的社会文化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从中国文化与社会主义之关系的角度来论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何以可能,及其当下所遭遇的挑战。  相似文献   
63.
本文为澄清社会上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偏见 ,而从马恩的经典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比中 ,论证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64.
社会和谐是时代的呼唤,经济和谐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物质基础,因此经济和谐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我国的经济制度、经济运行体制、社会主义本质及社会主义的经济现实等方面阐明追求经济和谐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65.
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上存在的三种剥削形式,揭示了剥削产生的经济根源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生产力不发达,在此基础上,得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生产力成为主送剥削功过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着社会主义制度下剥削的运行轨道。只有当生产力充分发展,剥削现象和行为才会补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6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两者是完全不同领域的范畴;马克思所论述的旧社会痕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曲折地探索,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逐渐总结出来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研究中国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具有特定的理论起点、历史起点和现实起点;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制度安排;在发展战略上根据中国的实际形成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9.
喻刚勇 《时代经贸》2007,5(3X):23-25
大同思想是自中国古代开始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是16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而产生的。它们在内容上有各自的特点,在反对私有制、提倡公有制、计划经济,贤人治国和民主原则,教育思想以及平均与平等思想等方面各有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0.
在近年来的学术研究中,乌托邦这一似有定论的概念又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研究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乌托邦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既体现着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又反映着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