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410篇
工业经济   34篇
计划管理   346篇
经济学   179篇
综合类   143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51篇
农业经济   38篇
经济概况   1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西部高校财务预警与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适应高校教育大众化要求,高校进入了规模扩张阶段,而政府投入的不足,使高校负债发展成为必然选择,这无形中加大了高校办学的财务风险。本文通过分析西部高校财务风险成因,提出应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有效控制西部高校财务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电网一般认为是自然垄断经营的.降低电网垄断经营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输配分开.输配分开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存在争议的热点问题,具有较高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分析了自然垄断行业的模拟竞争,提出模拟竞争是在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的主要方式;通过总结分析国外改革情况,提出输配分开并不是电力改革的必然选择;全面分析了输配分开的改革成本和改革风险,如输配电界限的动态变化、降低电网经营的规模效益等,指出了输配分开的改革成本和改革风险;最后分析了输配分开的期望效益.  相似文献   
23.
杨秀兰 《经济经纬》2005,(1):137-139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建立投资风险规避机制的重要性。风险投资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管理风 险和环境风险等风险类型,在此基础上需要制订规避投资风险的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24.
试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洪彬 《经济经纬》2005,(3):133-135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承担的,所有需要其在将来运用资产或其它经济资源偿还的义务。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地方政府债务是一种综合性的债务。它可能由多种因素诱发产生,或由其它形式的债务(例如金融债务)转化而来。其次,地方政府债务具有较大的隐蔽性。某些形式的地方政府债务并不直接表现在政府资产负债表上,可能直到需要偿还时才会最终暴露出来。第三,作为最终需要地方财政偿还的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一般由地方财政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25.
宋建忠  韩英  齐永兴 《技术经济》2006,25(5):39-41,58
金融脆弱性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中必须正确认识的问题,通过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解决实现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本文通过对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基本观点、金融脆弱性的根源以及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对金融脆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6.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 《武汉金融》2002,(7):20-22
中国入世标志着中国经济已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 ,金融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和金融体系既是机遇 ,也加大了风险 ,在金融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大量不良贷款和远不能满足巴塞尔协议要求的资本充足率 ,使中国银行业存在现实和隐含的金融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27.
Bounds for Functions of Dependent Ris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oblem of finding the best-possible lower boun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 non-decreasing function of n dependent risks is solved when n=2 and a lower bound on the copula of the portfolio is provided. The problem gets much more complicated in arbitrary dimensions. When no inform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dependence of the random vector is available, we provide a bound on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sum of risks which we prove to be better than the one generally us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8.
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会计理论角度研究分析了建立风险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五家上市银行2004年年报,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管理情况和制度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拨备体系的构想,结合上市银行计提减值准备的实际情况,对贷款、投资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在实施全面风险拨备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转变观念、规范操作、加强审计和监管力度、加大配套环境和制度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9.
Measuring financial risks with copula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statistical modeling of the dependence structure of multivariate financial data using the concept of copulas. We select some special copulas and identify the type of dependency captured by each one. We fit copulas to daily returns and simulate from the fitted models. We compare the effect of the choice of copula on risk measures and assess the variability of one-step-ahead predictions of portfolio losses. We analyze extreme scenarios and fit extreme value copulas to the block maxima and minima from daily returns. The stress scenarios constructed are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using models from the extreme value theory. We illu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the copula approach using two stock market indexes.  相似文献   
30.
We show that banks with shared social connections partner more often in the global syndicated loan market and that central banks in the network play dominant roles in various interbank transactions, indicating that social connections facilitate business connections. However, more centralized banks in the network als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global systemic risk. Moreover, we find the soft information generated by social networks is particularly valuable when potential partners operate under different accounting and regulatory standards. Finally, we show that the recent banking crisis significantly limited the positive soft information effects of social networks in the global banking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