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2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65篇
财政金融   79篇
工业经济   75篇
计划管理   1063篇
经济学   926篇
综合类   555篇
运输经济   36篇
旅游经济   50篇
贸易经济   298篇
农业经济   536篇
经济概况   6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51.
旅游客流量是衡量区域旅游业及旅游经济发展快慢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旅游区景观质量好坏与综合服务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指标。文章依据福州市最近5年(1999—2003年)的旅游客流量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分年度、季度、月与黄金周等不同时段对近年来福州市区域旅游客流量的现状及其变动状况进行分析,并从旅游景区(点)内在的引力因素与外在的社会环境驱动因素两方面对影响福州市客流量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2.
城市合理规模的理论探讨和实证——以长沙市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口迁移理论、门槛理论以及集聚经济理论,构建了城市规模动态演进模型,实证分析表明长沙市区目前已处于城市规模净收益递减阶段,鉴于未来人口仍呈不断增长趋势,必须通过突破城市规模门槛约束,选择城市规模收益持续增长模式,实现城市规模净收益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53.
科学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对区域生态安全、城 市可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HP法 和GIS技术,定量分析厦门市自然生态本底,选取重要生态斑 块和廊道,采用最小费用路径法模拟潜在廊道,综合构建城 市绿地生态网络,并提出绿地生态网络优化策略。结果表明: 1)AHP法可整合区域生态、经济、人文和社会等资源,全面 客观评价现状生态斑块和廊道的重要程度;最小费用路径法可 根据生境分布特征科学模拟连通各斑块之间的潜在廊道;2)厦 门市西北部的生态基底适宜性、生态源地及廊道重要性、斑块 之间有效连通性均高于东北部及中部平原区;岛内斑块面积小 且分散,南北部存在断层现象,应适度增加踏脚石和连通廊 道;3)结合城市生态发展需求,提出构建“一片、一环、三 带、多廊道、多节点”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结果可为厦 门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刘兴华 《基建优化》2007,28(4):79-80
从生态学角度论述了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论证了绿色植物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5.
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提出兰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评价了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发展的持续性及其系统的协调状况,并据此对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在分析影响城市人口发展因素的基础上,以义乌市为例,从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变化、高贡献率行业三方面论证了政策变动因素与城市人口发展的关系,提出产业政策目标指向型城市人口规模计算的研究框架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57.
池州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实现区域内生态与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池州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使其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成为可能.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构建生态工业体系、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是池州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58.
城市商圈布局的三维动态模型构建与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贸产业是维系一个城市经济运转的原动力之一,城市商圈是这个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吸收西方经典商圈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商圈发展现状,从外部环境、内部成长和时间三个维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构建了城市商圈布局的三维动态模型,以期对城市商圈布局和城市经营提供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9.
融入长三角和都市圈、沿江开发等课题,其实质都在区域经济的整合。这是传统计划体制造成行政分割面临市场化、全球化的产物,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才能实现一体化的目标。行政区划与区域整合之间有博奕,出路在于把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融合起来。目前已在启动,各地不断创新,具体路径宽广,亟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0.
城市化释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文明的标志及创新的载体,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具有集聚、规模和辐射等功能效应。2000余年来,城市内涵随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也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理解不同。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新概念有所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不同学者时城市化“推拉”动力机制认识不同。不同阶段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动力机制相异。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包括:农业工业化推动、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刺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