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43篇
财政金融   70篇
工业经济   58篇
计划管理   453篇
经济学   1063篇
综合类   360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50篇
贸易经济   160篇
农业经济   1287篇
经济概况   35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谭庆  陈国富 《重庆与世界》2014,(2):18-20,41
分析重庆市长寿区发展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可行性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统筹推进长寿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2.
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发展观念从无限增长向可持续增长的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目标面临挑战,其弊端日益显露。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基于这种背景应运而生。本文在剖析可持续发展观对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挑战的基础上,对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973.
在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生态工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由于它很好地解决了环境问题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问题,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重视.着重从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角度,对生态工业发展模式的实践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74.
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通过征求该领域专家意见,利用分级别的隶属度量化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考虑各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指标的代表性,形成北京市山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北京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北京市山区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评价和实施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975.
刘旭霞  田庚  王妍 《特区经济》2008,(5):238-239
现代生物技术效益与风险并存,为了防止转基因生物技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和谐社会理念下探讨转基因生物环境污染的监管法律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环境污染的实然特质进行考察,运用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负外部性理论进行分析,并在整合现有监管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元监管互动的生态型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976.
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和文山州现代林业发展的成效调研认为:云南现代林业建设应走以生态优先、生态与产业并重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核心思想是: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其现代林业建设和发展带给我们一系列有意启示。  相似文献   
977.
京津冀城市群内产业流动与环境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冀区域的环境问题,就要站在区域战略高度,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形成空间梯度辐射的城市群,发展生态产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链的闭合循环,建立“资源消耗-生产-消费-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排放,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选择的唯一路径。  相似文献   
978.
979.
矿业城市生态足迹的变化是其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反映。文章采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对矿业城市武安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武安市的生态足迹远远大于生态承载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水平较低、武安市处于严重的生态赤字状态,而造成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武安市的能源消耗量大。武安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承载力,进而促进武安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0.
周茂平  刘明瑜 《价值工程》2011,30(33):105-106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下,江西省铜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门槛效应,存在对环境污染严重、抗风险能力差、创新能力弱及对外依存度大等问题。在生态发展的要求下,江西铜产业需调整产品结构,完善铜产业链,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发展新、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以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