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财政金融   74篇
工业经济   40篇
计划管理   293篇
经济学   575篇
综合类   460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243篇
农业经济   1076篇
经济概况   6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能促进福建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对福建省产业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福建省产业结构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福建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2.
依据1978~2009年吉林省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数据,考察吉林省出口贸易发展基本趋势并对比评价吉林省出口贸易省域竞争力。回归分析评价吉林省高技术产品出口与出口贸易关联性,发现高新技术产品对出口贸易增长作用明显。利用HP滤波分解出吉林省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三类成分的作用关系检验,结果发现,滞后期的出口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类成分Granger因果关系显著,表明出口贸易可以通过经济体内要素耦合作用而作用于经济增长。而同期仅水平序列的出口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但二者同步性有限。  相似文献   
93.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x-,.1k推动型、非公有经济推动型、产业集聚型、劳动经济型、农业产业化推动型、开放带动型等模式。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4.
现阶段,黑龙江省已经面临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严峻形势。在这些返乡的农民工群体中不乏一些具备一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想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创一番事业。但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黑龙江省应提供创业教育培训、创业融资支持和创业环境优化等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5.
左海燕 《价值工程》2011,30(5):295-296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对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体育消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同时探讨有关目前体育消费的发展前景。以便为陕西省体育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6.
发展劳务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作为农业第一大省,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劳务经济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等具有积极作用。文章针对河南省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六大问题,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户籍制度、发展城镇经济、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改革土地制度、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和以品牌战略拓展劳务输出空间的发展对策,促进农民有效增收。  相似文献   
97.
王永利 《价值工程》2011,30(10):326-327
通过对县域公共图书馆在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作用的阐述,在详细分析其具有的传统优势和明显特色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加快山区县域公共图书馆建设、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
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甘肃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 9.2软件,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后发现:甘肃省各县整体发展比较落后且经济发展差异有拉大趋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1999—2008年甘肃省县域人均GDP中心,位于肃南县并向西北移动;空间聚集特征明显,经济发达地区位于河西地区;按照2008年甘肃省各县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甘肃省各县可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1999—2008年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和相对发展率表明,河西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99.
以1990—2007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运用不平衡指数和空间统计模型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系统分析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化。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在整体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空间格局更多表现为苏南部分地区的高度集聚和苏北部分地区的集聚态势,成为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核心区和低度集聚区,而苏中地区的集聚态势显得并不强烈。同时,针对区域经济自相关性发展趋势进行解释并指出以县域经济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将长期存在。最后,构建空间数据模型对此种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行空间统计学上的探讨,指出规模企业空间分布差异及人才空间分布差异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可视化的新手段,进而为政府部门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穆松林  刘彦随  刘春腊 《经济地理》2011,31(11):1880-1885
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的新视角,以密云县沟域数据为基础,针对沟域土地对经济发展、粮食供给和生态 保护所能提供的支撑能力,构建了土地支撑能力定量评价方法,评价了各沟域的土地支撑能力,并与发展需求进行了比较,进而从沟域发展的经验事实中总结出面对土地支撑能力不足的响应途径.结果表明:土地支撑能力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各个沟域差异较大,整体存在土地的支撑能力不足,但通过发展沟域经济、优化响应途径,土地支撑能力和发展需求的差距逐步缩小,即土地相对支撑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