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0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财政金融   474篇
工业经济   337篇
计划管理   1741篇
经济学   1973篇
综合类   1504篇
运输经济   76篇
旅游经济   199篇
贸易经济   1149篇
农业经济   1082篇
经济概况   154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687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877篇
  2011年   983篇
  2010年   764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658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甘肃农村贫困成因与反贫困模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农村贫困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封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甘肃省2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实践,成功探索了区域性开发扶贫、解决温饱的反贫困道路模式.新时期扶贫开发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打破传统农业封闭的模式,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扶贫开发途径,对甘肃农村反贫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2.
在总结分析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区域内、区域间和区域总体资本形成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内资本形成差距不具备收敛特征,区域间资本形成差异具有日趋缩小趋势,区域总体资本形成差异与区域间资本形成差异表现出高度的吻合性.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建立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机制,以缩小我国当前区域资本形成的差距.  相似文献   
63.
宁自军 《嘉兴学院学报》2003,15(4):35-37,57
资本市场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代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经济结构,筹集社会资金,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在分析了资本市场对促进嘉兴经济的作用和嘉兴市上市公司的现状基础上,就如何做强做大“嘉兴板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4.
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在我国的区域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中西部地区则递次减少。这种外商直接投资的二元结构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二元结构保持一致,且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东道主生产效率的假设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成立,在中部地区不成立;外商直接投资扩展东道主生产边界的假设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不成立,在中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5.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工业投资的集中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被边缘化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借助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力量.区域合作背景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思路应以提高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与竞争力为中心,具体措施要以推进体制创新、优化老工业基地的整体产业布局为主.  相似文献   
66.
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陕西省十个地级市及杨凌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原始数据的采集处理,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聚类.最终将陕西省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5类,分别进行客观评价,并就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在1979-1999年20年间国家实施了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从而也导致了我国区域结构的失衡。以九五期间的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区域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8.
陕西城乡一体化水平判别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选取反映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指标,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陕西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做出了基本判断,并将陕西11个地级市城乡一体化过程分为3类;通过对陕西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现阶段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和空间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69.
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基础性的 ,深远的影响 ,我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已形成 ,但在空间布局、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应该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协作、法制建设、技术进步等主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0.
区域金融生态对金融资源配置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地区金融资源的多少与该地区的金融生态密切相关.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增加该区域对金融资源的需求,有利于改善该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金融资源,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资源配置要兼顾效益与公平原则.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受到区域金融生态的硬约束.为提高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应采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并重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