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45篇
工业经济   25篇
计划管理   287篇
经济学   40篇
综合类   68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61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朱域  王铁宁 《物流科技》2011,34(11):99-102
由于受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器材备件的供应主要采取"实物限额与经费限额相结合,以经费限额为主"模式,要求器材管理部门,根据经费限额量,制定科学合理的器材订货计划,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以达到更好的军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2.
文章论述了汽车标准件的定义、标准件的各级标准及其产生过程,各级标准的关系、汽车零件标准化的目的、汽车生产企业标准件产品标准的构成和特点、企业建立自主品牌标准件体系的意义、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原则和如何建立企业的标准件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73.
李萍 《企业活力》2011,(8):83-87
需求变更的管理不善往往会导致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失控。如何对需求变更加以有效的管理,便成为信息系统开发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度量是管理的基础,可以将度量的方法引入需求变更管理中。CMMI指导下的信息系统需求变更度量框架的构建有助于变更管理的规范化,但该框架对应用的条件是有要求的。  相似文献   
74.
王影  施先亮 《物流技术》2011,30(1):60-62
对机器维修保养所需备件的订货策略进行了研究,基于备件的可得性和消耗率,将备件分为四类:关键备件、重要备件、一般备件和特殊备件,针对不同的备件,给出了不同的订货策略。  相似文献   
75.
姚慧  曹岩 《价值工程》2011,30(17):202-203
随着机械产品的设计从传统方式向开放化、团队化、网络化趋势的转变,对于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必须加强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基于SolidWorks平台的滚动轴承标准件库"开发为例,阐述如何以科研课题为核心,结合工程实际应用,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实现轴承标准件库的二次开发,不仅仅锻炼了研究生的CAD能力,更培养了研究生的协作能力,从而强化其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76.
器材管理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确的需求预测是器材保障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但是普遍存在的需求变异放大效应困扰着各级器材保障部门。本文在深入分析器材需求变异放大原因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治理器材需求变异放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7.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大粒径沥青碎石的概念、材料性能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8.
基于熵原理的都市产业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体系是个系统概念,具有时代特征,现代社会都市产业体系应维持低熵状态,为此,必须遵循熵原理要求,正确处理都市发展与产业体系相互关系,以保持整体经济健康、稳步及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此简要阐述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保险定价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就保险定价的发展过程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同时为以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0.
蒲华林  张捷 《财贸研究》2012,23(1):70-76
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引致贸易伙伴的诘难,国内外学者的实证分析却表明中国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取的国内价值增值非常有限。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主要表现为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进出口,这一特征在机械运输设备和自动数据处理产业表现得尤其明显。通过计算1994—2007年零部件进出口的单位价值比率,发现中国出口零部件的单位价值远远低于相同编码进口零部件的单位价值。这意味着中国在进口大量高价值零部件从事终端产品低附加值出口加工的同时,也在制造并大量出口低价值零部件。中国激增的贸易顺差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副产品,掩盖了产品价值真实的国际分配。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并获得更大的国际分工利益,必须从提高国产零部件的价值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