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30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财政金融   9710篇
工业经济   3104篇
计划管理   14341篇
经济学   10275篇
综合类   4625篇
运输经济   518篇
旅游经济   388篇
贸易经济   10445篇
农业经济   6200篇
经济概况   9799篇
信息产业经济   46篇
邮电经济   125篇
  2024年   847篇
  2023年   2981篇
  2022年   1939篇
  2021年   2775篇
  2020年   2700篇
  2019年   2447篇
  2018年   741篇
  2017年   1283篇
  2016年   1432篇
  2015年   2086篇
  2014年   4227篇
  2013年   3377篇
  2012年   3790篇
  2011年   4320篇
  2010年   4028篇
  2009年   3919篇
  2008年   4345篇
  2007年   3659篇
  2006年   3389篇
  2005年   3227篇
  2004年   2929篇
  2003年   3005篇
  2002年   2356篇
  2001年   1586篇
  2000年   909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非物质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人类文明的珍贵宝藏,其不仅承载了人们独特的思维形式以及文化意志,还蕴藏了人类文化精神的密码。乡村旅游重在使人们体验民俗风情,其中非物质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尤为紧要,但是在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发展中,非物质文化在其自身含有的局限性愈发增强的同时,还受到了内外各种因素的约束,受到抨击与侵蚀已经是必然的。那么如何能够在有效保证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弘扬和发展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以及做好其中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文章将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非物质文化以及对其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展开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2.
城镇化是产业集群的推进器,有效地促进了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产业集群拓展了城镇化的地域空间,是城镇化产生的根源和城镇化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当前,我国城镇化推进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文化产业也面临换档升级的挑战,在这一境遇下,通过优化城镇空间,加强城镇治理,加快制度创新,提高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效能、运营效能和政策效能,对于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集群互动共促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文章在论述产业扶贫和产业兴旺有效衔接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提出"微产业、多循环"的产业发展创新机制及其对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效衔接的作用机理和实践模式;以陕西省南部的龙村为例,探讨"微产业、多循环"产业发展创新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存在问题有政策目标不一致导致产业政策衔接不顺、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差异导致产业发展不均衡和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足等。因此,应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产业政策联动机制,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减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排斥性,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多元化主体合作的产业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94.
95.
研究目的:治理绩效评价本应与空心村规划、实施过程成为空心村治理前、中、后的有机环节,遗憾的是在实践和学术中均对这一重要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部分影响了空心村的治理绩效。本文立足于空心村治理的实际过程和关键因素,借鉴帕特南制度绩效理论,探索构建空心村治理评价的理论框架和初步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演绎归纳法、实地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1)本文围绕空心村治理绩效的测量视角、测量维度、统计学解释和理论蕴意4个方面,构建了全面、整体、可靠、一致的空心村治理评价的理论框架;(2)紧扣空间结构优化和治理结构优化两个核心维度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涵盖了评价空心村治理的16项指标;(3)4个空心村的实证对比研究,客观反映了治理的实际绩效,弥补了空心村治理后期评估的过程缺失,体现空心村治理的价值、目标和未来导向。研究结论:基于帕特南理论的空心村治理绩效评价框架和指标评价体系反映了空心村整治的本质属性和治理过程,为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6.
97.
98.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大理白族自治州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但洱海水环境污染的现实情况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威胁。在传统地方政府负债压力大、治理技术不足和管理效率低下的现实弊端面前,引入新的治理模式势在必行。在查阅了大量的PPP模式及洱海治理相关书籍文献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利用PPP模式治理洱海的理论优势和比较优势,指出利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为为PPP模式在水污染防治项目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9.
众所周知,天然气中含有O2、H2S、CO2等腐蚀介质,极有可能导致管材出现缝隙、电偶、点蚀等局部腐蚀现象,也正是此原因导致天然气输管道发生损害,如不妥善处理则会影响天然气集输管理运行效率。当前国内外多运用涂层、缓蚀剂、阴极保护等技术治理天然气集输管道损害,更好地保护管材。对此,文章则从天然气集输管道损害因素为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望给予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基于企业基础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从知识型员工个人和组织社会网络两个方面构建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分析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及资源整合在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有3条,资源获取与整合、知识共享与学习及员工动态创新能力分别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在不同类型组织文化环境中,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特征、作用重点以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内部整合维度主要通过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外部适应维度主要通过隐性知识传播和资源整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