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4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8篇
财政金融   904篇
工业经济   522篇
计划管理   3662篇
经济学   1793篇
综合类   1780篇
运输经济   124篇
旅游经济   41篇
贸易经济   3958篇
农业经济   302篇
经济概况   240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5篇
邮电经济   4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1189篇
  2013年   1033篇
  2012年   1115篇
  2011年   1426篇
  2010年   1395篇
  2009年   1237篇
  2008年   1246篇
  2007年   1013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750篇
  2004年   753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保险公司》上期刊登了2003年深圳市保险公司知名度与美誉度排行榜,其严密的数字论证、精美的图形解读为我们揭晓了深圳市2003年知名度最高与美誉度最高的五大保险公司,并揭示了隐藏在两者后面的秘密。文章刊出后,在保险公司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期的消费者消费心理研究是知名度与美誉度排行榜的续篇,旨在通过对深圳地区消费群心理的细致勾画,为营销员锁定拓展对象以及锁定拓展对象以后如何进一步跟进提供一些宏观的指导。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特点是由数字看趋势,比如数字表明大多数月收入较低的消费者买保险是为了保障,所以我们说‘穷人买保障’,但‘穷人买保障’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低收入者买保险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希望读者在阅读本文时注意。是为引言。  相似文献   
23.
<正> 流行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现象。你尽可以对流行品头论足,表示或轻蔑或赞赏或漠然视之的态度——但是,作为经营者,千万不要忘记,流行可以影响消费行为,正确利用可创造消费。  相似文献   
24.
中国儒、释、道文化传统的浸润以及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诗人自身心理预期与社会显示的矛盾以及对待穷达仕隐的问题,呈现出了极为相似的思想轨迹,即“速”则积极入世,以位及人臣为顶点,“穷”则消极出世,以不出家为极限。  相似文献   
25.
26.
当前,在中学生中存在着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如何医治孩子们的"心病"?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治,这就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27.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学生活的淬炼,毕业生在知识储备、综合素质和人格个性等方面都有了积极显著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然而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初涉人世的毕业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从择业认知、就业心理两个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并分析其成因,对改善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8.
《经营者》2004,(9):69-69
  相似文献   
29.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经济顾问莱斯特&;#183;瑟罗说到一种现象,不拥有自然资源已不会成为竞争的障碍,日本没有自然资源也富了,阿根廷有自然资源却富不起来,因此他断言,“在21世纪自然资源不再是竞争的保障了”。  相似文献   
30.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崇芳 《经济师》2004,(9):100-100,165
大学生就业既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就业“洪峰”之一 ,又是考验大学生能力、体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主要方式。要解决好自身的就业问题 ,最为关键的是要一方面倡导并弘扬“先就业再择业”、“凭实力打拼”、“继续深造”、“自力更生”、“重在将来”等正性心理 ;另一方面调整并克服“胆怯畏难”、“急功近利”、“盲目相随”、“患得患失”及“全权委托”的负性心理 ;同时重点从察明形势、找准定位、调整心态、增强自信等方面加以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