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9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77篇
综合类   56篇
贸易经济   65篇
农业经济   51篇
经济概况   55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9篇
  200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71.
自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之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发生较大变动.本次改革的亮点是首次在农保中明确政府补贴职责,同时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此举措缩小城乡差距,对于社会保障与国家财政体系影响深远.本文将选取稳定性更强的农村养老保险作为研究对象,找出现有问题的同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2.
新农保建设中优先考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产生了"失地农民"这样一个社会群体。失地农民既没有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障福利,也失去了基于农村土地所形成的生活保障来源。当前我国正在试点建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最佳时机。在财政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理念下,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民的基本尊严。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新农保存在中西部地区财政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差异导致新农保地区保障水平差异以及保障水平低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建议应该建立中央财政新农保专顷转移支付制度,同时由城市反哺农村,带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构建出新农保替代率精算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新农保替代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实行比例费率制;鼓励农民尽早开始参保并保持长期缴费;鼓励参保农民选择较高的档次标准缴费;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应当在适当情况下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继续强化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摘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和持续发展,不仅具有维护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权益公平性的社会作用,还能起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增加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作用。通过两期代际扩展型的应用,证明了新农保的实施对个体农户终身效用最大化下的最优储蓄存在挤出效应,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缴费年限、缴费比率、养老保险账户的增值保值能力和收入替代率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新农保制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原则和标准、实施效果、产生的社会心理影响和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影响四大方面来看,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的新农保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进一步发挥新农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建议:畅通沟通渠道,构建农民表达机制;多管齐下,提高新农保经办管理水平;建立新农保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公平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77.
基于新农保试点确立的"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四大原则理论界定的基础上,运用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以及中国人口年鉴的最新数据,对新农保的四大基本原则进行实践评估。认为,新农保试点目前尚未完全实现"保基本"、"广覆盖"原则,而"有弹性"、"可持续"原则的实现也存在一些问题。"保基本"和"广覆盖"目标的逐步实现,意味着农村居民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参保人数的增长,将对"可持续"目标带来较大的挑战。因此要对各级财政负担以及农民缴费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估,最终促进新农保四大原则的较好实现。  相似文献   
78.
本文主要是阐述了新农保基金管理和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使新农保制度的更加的完善和持久。  相似文献   
79.
李玉英  魏勃  赵力 《消费导刊》2013,(12):15-16
对河北省新农保试点县(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有很强的参保意愿,参保率也很高;但是参保能力不均,缴费档次较低;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不深;农民对养老金待遇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加强新农保政策宣传力度;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增强农民参保能力: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完善内在激励机制,增强制度对农民的吸引力;发挥传统养老方式的重要作用,是完善新农保制度、推进试点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河南省自2009年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后,截止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新农保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农民参保有很大的盲目性、参保水平较低、年纪越大的村民参保积极性较高而年轻人持观望态度、新农保的养老金对农民的养老帮助有限等等.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确保新农保这项惠民工程能够持续、有效地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