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30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17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1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各种劳动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因此,对没有形成劳动法律关系的事实劳动关系应当承认并赋予其法律地位,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给予法律保护,从而进一步明确和稳定各种形态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2.
<正>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国家审计的一种新类型,同时又具有传统审计项目的本质属性,作为新生的项目类型又存在着自身的特性,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是防范委托代理关系中事后的道德风险以及甄别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约束机制,它与我国的诸多制度(如经济、政治、法  相似文献   
103.
王明琴 《工业技术经济》2003,22(3):45-45,49
商业秘密具有经济属性,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商业秘密是一种知识产权,具有所有权属性,若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必将造成企业技术及重要经营信息的大量流失,导致企业竞争能力及收益率的下降。目前,世界各国都采取法律手段保护商业秘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也要求各成员国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将要面对全球化竞争,因此保护好企业的商业秘密,加快完善我国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4.
商誉会计的国际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誉是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其众多的特点决定了商誉不应被摊销,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的变化,是对商誉会计本质属性的回归。这为我国制定商誉会计处理规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5.
旅游资源概念及谱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生 《经济经纬》2003,(5):145-147
旅游资源概念的混乱,给我们的研究和运用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在对已有的旅游资源概念及属性分析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旅游资源概念的评述及属性的研究,得出了以下有益的结论:弄清了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给出了旅游资源的概念;提出了旅游资源谱系的概念,并以旅游资源谱系图的形式给予了展示。  相似文献   
106.
当购买企业所支付的购买价款低于被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这一并购给购买企业带来的商誉为负值.即负商誉。负商誉是企业并购活动中所产生的客观现象,也日益为会计学界所关注,当前在负商誉是否客观存在,负商誉的本质属性以及会计处理等问题上存在许多争议,若能通过争议揭示其真谛,无疑对推动我国负商誉理论的研究大有裨益。本文正是对负商誉的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7.
证券投资风险计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首先对现有证券投资风险基本概念和计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次对证券投资风险本质属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新的证券投资风险定义;基于此定义从定量方面分三个层次设计了新的证券投资风险计量指标,这些指标对风险的描述更全面科学,比现有风险计量指标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宗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和长期存在.尽管"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但"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相似文献   
109.
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理解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是解决目前概念混乱的主要途径。文章在分析区域品牌基本特点和澄清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是区域和产品的不可分离性、区域品牌本质属性的产品支撑是农产品、区域品牌本质属性的实现要从形成过程开始的观点,并设计了区域品牌形成过程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10.
建设美丽乡村,既要发展乡村经济,还要提升村民整体素质,规范村民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乡村制定了村民守则公约等制度性条款。从乡规民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作用展开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乡规民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