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7篇
工业经济   17篇
计划管理   40篇
经济学   39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28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2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环境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我国转型时期的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主要运用外部性原理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指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根源。然后.分析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最后,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当前治理环境污染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2.
近年来,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然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仍由国家控制,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仍可能是主要的代理问题,却得到了较少的实证关注。基于2003-200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治理环境、内部治理结构对国有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部治理环境对代理成本有显著影响,政府干预显著增加了代理成本,而提高市场化进程和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水平有利于减少代理成本;(2)“一股独大”和集中的股权结构能显著减少代理成本,而“多股同大”增加了代理成本,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在我国尚不普遍;(3)大董事会和独立董事有利于减少代理成本,而两职兼任增加了代理成本,高管持股对代理成本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3.
刘茂平 《经济经纬》2008,(3):139-142
控制权私有收益体现着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及其相关利益者利益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为降低大股东侵害能力、提高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应该从股权结构和治理环境两个方面找到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4.
发达国家环境税考察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发达国家环境税考察 (一)发达国家环境税的演变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发达国家逐步认识到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并运用多种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治理环境。环境税收是一种通行的经济手段。发达国家环境税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5.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数据为基础,对外部治理环境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由于不同产权性质下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动因的差异,这种关系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表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6.
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提高税收征管强度会显著提高企业税费粘性,增加企业税费负担,税收征管强度的差异将会导致企业税费负担的差异.此外,较差的地区治理环境也会显著提高企业的税费粘性,地区治理环境的差异将会导致企业税费负担的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营改增"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能够降低税费粘性,从总体上减轻了企业的税费负担.然而,经过分税种检验发现,增值税在改革后税负有所降低,而所得税税负不降反升.研究结论为国家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微观证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7.
本文以2006-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市场环境对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利益输送程度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与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负相关,与政府干预程度负相关。同时,经历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国有上市公司,近几年来在中央地方和地方国资委的监管下,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较非国有企业有明显的减少。  相似文献   
198.
高管激励问题一直是公司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财会监督从国家治理层面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构建企业、社会、政府日常财会监督体系,并选取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财会监督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发现财会监督会显著提高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进一步考虑企业内外部治理环境因素后发现,当企业内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外部行业环境不同时,财会监督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作用效果不同。另外,考虑高管特征的影响后发现:当高管拥有财务背景时,财会监督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提升作用更大;公司高管权力较大会抑制除政府外的财会监督主体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9.
农村宅基地退出对提高宅基地集约利用水平、改善农户居住环境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研究治理环境和治理结构对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并选取江苏省阜宁县宅基地退出典型村庄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层面的户籍制度改革、宅基地确权颁证和“三权”分置构成了促进宅基地退出的产权制度环境,省、市地方政府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和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为宅基地退出提供了资金和用地保障的政策环境,村庄资源禀赋条件与内部治理结构共同决定宅基地退出的具体模式。宅基地退出治理结构从治理力量上看表现为“科层+市场”的混合结构,从主体上看则有县乡政府、村集体和农户,各类主体在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作用下协商、谈判,达成一致的行动方案与制度安排,实现宅基地退出内部治理。宅基地退出集中安置的“整村就地”、“整村异地”和“部分就地”等模式整体上都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福利增加,但不同安置模式之间在交易费用、土地利用、收益分配以及农户福利变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都与各自所处的治理环境和治理结构直接相关。因此,提高宅基地退出治理绩效,在治理环境上要继续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  相似文献   
200.
以2013—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考察公司内外部治理因素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自愿性信息披露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②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机制影响自愿性信息披露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市场化进程、非国有产权性质、高管股票激励能够强化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而控股股东持股、董事会结构、董事会行为、高管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不显著;③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自愿性信息披露能够缓解第一类代理问题和外部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