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6篇
财政金融   861篇
工业经济   385篇
计划管理   1000篇
经济学   1132篇
综合类   430篇
运输经济   39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889篇
农业经济   451篇
经济概况   929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4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1.
上海股市新股投资收益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奉行简单长期持有战略的投资者应该投资于IPOs还是投资于上市几年后的老牌上市公司?实证研究发现投资上海股市1997~2003年首发公司股票其平均收益比较高,五年的平均收益率高达57.3%,是同期上证指数的两倍,结论与美国股票市场相比反差较大.并对此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2.
投入资本、科技成果、企业管理与服务性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回答这几个问题的基本理论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单是抽象的还须是流动形态的。资本与科技成果作为价值,虽是抽象劳动,却是凝结形态的劳动。其投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83.
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增长,2006年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四位,国力日益强大,物价相对稳定,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回顾近30年历程,在当时的  相似文献   
84.
余宇新 《经济师》2004,(1):33-33
文章分别阐述了亚当·斯密和现代的经济增长理论 ,提出两者存在着互补性。尤其亚当·斯密增长理论中有关相对价格变动对经济增长过程影响的思想能够促进内生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5.
数据     
林晓霞 《经济》2007,(7):45-45
中国劳动生产率进入青春期中国劳动生产率能够快速持续增长,资本深化、技术投入和经济重化过程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从技术投入的角度看,2006年中国的技术研发支出与同期GDP的比例为1.4%,而日本同期这一比例为3.12%,  相似文献   
86.
于阳  李怀祖 《经济管理》2005,(22):68-74
金融理论界对规模溢价与价值溢价现象的困惑与争论由来已久,对上述现象的理论解释可以归纳为传统范式与行为范式。前者认为,溢价是对高风险的补偿,后者则认为,溢价源是对过度反应的纠正。为了弄清溢价形成的真正原因,本文对1993——2003年中国深沪A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A股市场存在规模与价值溢价现象,但上述两种范式的解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借鉴展望理论的参照依赖原理,提出相对盈利的概念,并对溢价现象予以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87.
中国农业发展: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高帆 《经济学家》2007,(3):72-80
作为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经济基础和逻辑起点,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增产基础上的农民增收.由于增产和增收、宏观战略和微观目标不一致,在理论和经验上表现出多重困境:主体形成困境、结构调整困境、谈判能力困境和生产效率困境,农业发展的基础不稳定也不牢靠.基于此,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为以家庭专业承包责任制为基本特征的组织创新将至关重要,这个组织演化过程是对农业发展多重困境的一个系统的、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88.
传统文献在运用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SH)研究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的实际汇率时,大多只讨论了该经济体本身的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而忽略了两国可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增长率的差异,以致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BSH。本文通过拓展BSH认为:一国实际汇率的变化不仅取决于两国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还取决于两国可贸易品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差异和资本的产出弹性,而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正好反映两国间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相对的变化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相似文献   
89.
晋商精神是晋商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方法、行为范式和价值观念,它是晋商文化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为重商立业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  相似文献   
90.
池州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实现区域内生态与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池州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使其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成为可能.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构建生态工业体系、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是池州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