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174篇
工业经济   231篇
计划管理   855篇
经济学   416篇
综合类   152篇
运输经济   38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17篇
农业经济   153篇
经济概况   333篇
邮电经济   2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即将结束,国内银行业为适应挑战,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与分散经营风险,在致力发展资产、负债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和发展中间业务。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还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2.
贷款二级市场是国际银行业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 商业银行传统的贷款业务主要是对工商业发放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贷款形式则是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票据贴现。这个狭窄的业务范围,保证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有利于防范银行经营风险。但是,这又导致其他的社会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制约商业银行的发展。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商业银行突破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范围,大规模地介入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贷款领域。特别是6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崛起,商业银行进行了大幅度的信贷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33.
新兴商业银行的信息化策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参与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工作,金融信息化的发展,为改善银行对客户的服务、支持业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与决策水平、降低经营成本、控制经营风险,以及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134.
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已作为内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评估经营风险、评价内部控制、改进经营管理、帮助实现目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这样的大型上市企业,因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其内部审计人员应必须认识到新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的特点和风险,掌握降低这些风险的有效措施及其有关的审计方法。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内部审计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在企业ERP中,所有的业务、财务都由计算机系统处理与控制,计算机系统是否合法、安全、正确与高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和效益。因此,内部审计部门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要应对审计信息化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5.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风险要素及其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很大的程度上弱化了农业风险。但作为一种尚不成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潜藏着各种经营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违约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具有客观性、多样性和隐含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应针对不同风险,采取不同措施,有效化解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36.
王金生 《济南金融》2006,(11):69-70
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增强其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个别商业银行发生大案、要案。究其原因都与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缺陷和未落实有关。科学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应当是一个从决策、实施到管理、监督全过程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7.
刁钦义 《济南金融》2006,(12):20-22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必须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当前,无论是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以及金融全面开放的角度来看,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都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38.
当前,农行的网点存款考核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对存款业务快速有效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实践中,存款任务分配不够科学、存款种类重复配置、经营风险增加、增长相对滞缓等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显露出来。因此,激活网点存款考核机制,促进存款增长成为当务之急。一  相似文献   
139.
吴亭 《中国保险》2006,(6):61-63
现代保险企业面临的风险,既来源于保险业务的风险即内部经营风险,如承保与核保风险、理赔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营销风险、新险种开发风险、投资风险等;也来自于外部环境的风险即非保险风险,如物质环境风险(各种自然灾害)、金融环境风险(利率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财务风险等)、政治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法律与监管风险、人的道德行为风险等。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潜在意外或损失的识别、衡量和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0.
截至2005年12月末,全国产险公司应收保费81亿元,同比增长34.94%,高于同期保费收入增幅20.91个百分点。《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2004-2005)》指出,应收保费增幅较高的问题已成为目前保险业界亟需关注的重要风险点之一。应收保费的高速增长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税费负担和管理成本,加大了经营风险,而且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埋藏隐患。应收保费的快速增长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是产险公司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不着力解决,问题和矛盾会越积越多,不但成本付出更大,而且对保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因此,如何加强应收保费管理,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